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和自己较劲”的冯忠奎:12年淬炼118项专利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和自己较劲”的冯忠奎:12年淬炼118项专利(图4幅)
◎王凌云
7月10日,面对连续高温带来的用电负荷攀升和配电设备故障风险,国网山东淄博供电公司张店供电中心西城服务站站长冯忠奎在给班员讲解配网抢修“六步工作法”时,着重强调道:“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抢修,把客户停电感知降到最低。”
配电抢修“六步工作法”是冯忠奎针对配电故障抢修现场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在严格执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配电故障抢修典型工作流程,它能有效解决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制度执行不到位、安全基础不牢固、现场作业组织混乱等问题。
“想要设备健康运行、客户用电可靠,必须全面夯实基础和基本功,出实招、办实事。”冯忠奎说。作为山东省第一个“营配融合”班组,冯忠奎破解工作难题的办法就是创新。他立足岗位破解配网难题,将西城供电服务站带成了“国网一流班组”,被授予“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全国安全标准化一级班组”“国网公司全业务核心标杆班组”等多项荣誉,个人也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公司“国网工匠”“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称号。
自参加工作以来,冯忠奎总是班里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那一个。8万余字的配电网运维和检修规范,30余本配网技术书,他一遍遍地翻阅,但真正参与故障抢修时,他才知道“纸上谈兵易,实践操作难”。一台新的隔离开关装上去,他几次拉合都没成功。不会就学,不熟就练。冯忠奎找来一台废旧隔离开关,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它。这台隔离开关有314个零件,他拆了装、装了拆,手扎出了血,磨起了泡。第一次拆装足足用了53个小时。通过日复一日地苦练,他把这一时间大幅缩短至48分钟。在后续几年里,配电网中来自35个不同厂家、64种不同型号的3784台隔离开关,在冯忠奎眼中都如同透明般清晰。
“这么多年都养成习惯了,凡是遇到新设备,第一时间必须弄懂它。”冯忠奎说。正是凭借这股执着和韧劲,冯忠奎所负责的配网工作,始终保持着国网淄博供电公司响应时间最短、服务质量最优、客户反馈最好的成绩。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他深知传统的工作方式存在局限,开始思考如何突破。在安装隔离开关时,由于型号众多、接口繁杂,难以快速找准位置。冯忠奎通过测量不同型号的32个安装孔,发明出“万能安装板”。这一创新成果不仅使开关更换更加整齐规范,还将安装时间缩短了四分之一。​
尝到创新甜头后,冯忠奎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极大提升了配电网运维水平。2014年12月份,山东省总工会专门命名成立“冯忠奎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这为冯忠奎的创新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他不仅主动承担起国家电网公司10千伏线路精益化示范区建设任务,还在全国首创10千伏双电源无感知切换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双电源切换时“灯泡不闪烁、电脑数据不丢失、客户用电无感知”,被有关机构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能让效率提高、供电更可靠,创新就像打开了一个未知世界,让我着迷。”冯忠奎笑着说,眼中闪烁着对创新的炽热光芒。
有一年夏天,淄博市一家化工企业需要保电支持,但两台发电车此前并无并列接入的先例,只能分区域保电。面对这一难题,冯忠奎第二天就和同事们立项开展创新研究。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移动应急电源柔性并列接入输出装置”,在业内首次解决了应急电源情况下高压电动机启动困难的问题,确保了紧急情况下的连续供电,极大提高了生产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一成果荣获国家电网公司青年创新创意大赛金奖。
2020年7月,淄博公司张店供电中心率先开展营配融合试点,冯忠奎从负责整个城区配电设备的班长,转变为负责西部城区中低压营配业务的客户服务一班班长。此时,他不仅要管理75条10千伏线路、387个配电室,还要为12.5万中低压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巨大的工作压力随之而来,其中客户诉求工单问题尤为突出。有时一个上午,他就要接打140多个电话。处理工单过程中,冯忠奎发现很多客户在拨打95598之前,会先在社区网格群、物业群发涉电诉求,由于缺乏专业解答,才不得不求助95598。于是,他提出加入社区网格群,将客户诉求解决在萌芽状态的想法。随后,张店供电中心与政府综治办开展政企网格共建,冯忠奎被分配到47个网格群。起初,他满怀热情,可随着时间推移,微信消息不断刷屏,他甚至半夜醒来都要逐一翻看群消息,生怕遗漏关键信息。面对1000多名网格员和众多网格群,信息处理难免出错。为此,冯忠奎带领团队成员历时2个月研发出“24小时电管家”系统。该系统能自动筛选87个涉电关键词,还能根据话库自动答复客户、给客户经理派单。  
2024年寒冬的一个深夜,张店区某大型小区因暖气管道爆裂,空调负荷陡增。“24小时电管家”第一时间监测到这一消息,冯忠奎迅速跟进,调整线路负荷,并及时架起热力抢修应急电源,为居民供暖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正是这些点滴积累,让淄博公司连续1500天保持服务“零投诉”,擦亮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金字招牌。​
一路拼搏,冯忠奎努力奔跑追梦,用创新实现岗位价值。如今,他已手握知识产权局可查专利118项,发表科学引文索引(SCI)检索论文6篇,主持的4项质量控制(QC)成果获得国优,2项科技成果分别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为“国内先进”和“国际先进”,3项成果获全国电力职工创新奖。​
“人就得和自己较劲。”摩挲着全国劳动模范奖章,冯忠奎目光坚定地说,“供电服务多精进一分,百姓心里就多暖一分。”这个总爱跟技术难题“死磕”的电力工匠,正带着拙诚笃实的劲头,在创新路上步履不停,让更多“从0到1”的突破,化作照亮千家万户的璀璨星光。


展示8——创新工匠。图片1:冯忠奎(右一)带领创新小组研发延时送电装置.JPG
展示8——创新工匠。图片2:冯忠奎(右)为新员工讲解配网知识.JPG
展示8——创新工匠。图片3:冯忠奎在攻克低压配网难题.jpg
展示8——创新工匠。图片4:冯忠奎(右一)为班组创新成员梳理QC课题.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