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回复: 0

大学生队官吴宇祥:队员们为何都服他?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学生队官吴宇祥:队员们为何都服他?(图3幅)​
李继峰
“这个大学生队官不简单,他所带的队伍创造了月进600米的最新纪录,设备完好率达100%,安全生产零事故。”7月12日,笔者到罗河项目部采访时,项目部经理郭吉玉提起00后“大学生队官”吴宇祥,不禁连声夸赞道。​
吴宇祥是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罗河项目部的第一名“大学生队官”。“谁说00后大学生不能吃苦,他不光能吃苦,还带着我们队争当先进,我们就信服他。”今年46岁的马朋说。
毕业于“211大学”的吴宇祥,如今肩膀宽厚、皮肤黝黑,早已褪去学生气,成了地道的掘进工。初入矿时,他曾认为掘进是‘粗活’,但跟着工友们摸爬滚打后,吴宇祥逐渐明白‘每个掘进工都是老师’。他白天井下跟班学艺,晚上整理数据、钻研规程,常忙到凌晨才休息,很快从‘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
2024年3月份,凭借出色表现,吴宇祥从实习技术员晋升为队长,成为三十工程处首位“大学生队官”。年轻有为且思维活跃的他,走马上任便敏锐察觉到队伍管理症结:工资分配机制僵化,“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无差别”,严重削弱团队凝聚力与员工积极性。
为打破困局,吴宇祥主动向领导取经,深入开展全员谈心谈话。通过了解员工家庭情况,挖掘他们深层需求,开展了工资薪酬制度改革。创新构建“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安全质量超产奖金”的复合模式,通过公平、透明、科学的薪酬体系,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迅速激活了队伍生产力。同时,吴宇祥还建立动态激励机制,为表现优异的员工开辟晋升通道、争取转正机会,有效提升团队荣誉感。
刘文波曾是经验丰富的掘进能手,却因在私人队伍缺乏五险一金保障,多年来辗转漂泊,总觉得“干得再好也是临时的”,工作劲头时高时低。吴宇祥便主动向上级申请,推荐他参与转正考核。凭借扎实的技能和稳定表现,刘文波成功转正,不仅拿到了五险一金,更在劳动合同上签下名字的那一刻红了眼眶,激动地说:“现在咱也是‘正式工’了,家里人都踏实了!”此后,他像换了个人,不仅主动带徒弟、攻难题,还常说:“吴队给咱铺了路,咱得拿出真本事对得起这份安稳。”如今的刘文波,已是队伍里响当当的攻坚主力。
班组工资薪酬制度改革前,队里不少人抱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心态“磨洋工”。新政推行后,效益工资直接与进尺、质量挂钩,当掘进工郝如先领到比别人多出1100元的工资时,举着工资单感慨道:“多干真能多拿!”
吴宇祥趁热打铁,和队员们承诺:超额达标再追加嘉奖,很快点燃了全队“抢进尺、保质量”的热情。  
在打破薪酬壁垒激活队伍动力的同时,吴宇祥明白,真正的凝聚力源于对员工内心的关怀。班组骨干孙龙因孩子升学焦虑,吴宇祥下班后整理学习资料、总结高效方法,还以同龄人身份疏导孩子压力,帮孩子重拾学习热情。高考季,他又连夜研究招生政策、咨询专家,用数据和案例为员工子女填报志愿支招,“管家式”关怀让全员暖心又安心。
“吴队带班有绝活,他编写的《技术措施》是我们的‘实战宝典’。”掘进司机刘文波提起吴宇祥时,眼神中满是钦佩,他说,“照着这套方案施工,不仅安全零隐患,每月进尺量还屡创新高,大伙干得又踏实又带劲。”
吴宇祥编写的《技术措施》坚持“三到三看”——到现场看环境、到地质部门看变化、到档案室看资料,让方案与生产无缝衔接。他每班在井下要走5公里以上,在数万步的磨砺中积累经验,渐渐练就了洞察细节的“火眼金睛”:看一眼岩层就知硬度系数,指导打眼支护“不差毫米”。吴宇祥常说:“技术跟上了,矿工才少出力、成本才能降得下来。”
队里的人都知道吴宇祥随身有一本沾着粉尘的记事本,上面写着“班前要注意安全提醒”“检查时不能忽略小细节”等100多条“安全小提示”。每次开班前会,他都会打开记事本,根据现场情况,提醒队员们操作时需注意的特殊事项。开会时,平时少言寡语的吴宇祥就会变成“啰嗦嘴”,从迎头隐患怎么查,到掘进台车螺丝怎样拧,都会讲得特别详细。​
“开采铁矿石,就要有绣花的本领。”吴宇祥总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工程质量。他说,“对待工程隐患,要像警察排查线索一样细致严谨。”在他的带动下,各班在迎头干活时,不管是打眼工,还是出货工、后尾工,都养成了互相检查质量的习惯,谁出了质量问题,大家一起帮着整改。
肖文材是刚学会掘进的新人,刚开始成型总是不过关,吴宇祥亲自带着队里的技术员对他进行跟班,观察他的打眼习惯,纠正他的错误,并让队里的老师傅单独给他补课,传授经验。“我现在的成绩离不开吴队长和师傅们的帮助。”肖文材说,“跟着吴队长干活,不光活干得漂亮,安全也更有保障。”​
吴宇祥像账房先生一样抓班组管理绩效。在跟班过程中,他通过对每一道工序的分解、排查、分析,最终发现制约掘进进度的“瓶颈”——工序“对冲现象”严重,有时运输材料的员工和打眼的员工相互影响。他通过分析研究,创新推进“现场平行作业法”,对出货、打锚、移挪设备和运料等工序进行全方位流程优化,杜绝了“窝工”现象,实现了掘进进尺的“加速度”。吴宇祥还带领班组员工针对生产的“瓶颈问题”开展攻关,自主设计的“三角掏槽”布孔方式,将掘进面布孔数量由原先的89个减少至57个,这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火药的使用量。​
从青涩学生到“领头雁”,吴宇祥用实干打破偏见,带领团队斩获“生产先进班组”“质量优秀奖”等荣誉。“我想把队伍打造成新时代的‘猛虎掘进队’。”吴宇祥笑着说,“更要带动更多青年大学生扎根一线,为国际领先矿山建设添力”​


展示8——班长英姿。图1:吴宇祥(左一)和队员们一起研究技改方案.jpg
展示8——班长英姿。图2:吴宇祥(右)和队员排查车辆安全隐患.jpg
展示8——班长英姿。图3:吴宇祥(右)和队员对掘进台车电路进行检查.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