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回复: 0

“微创新”汇聚“大动能”

发表于 1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出版日期:2025-08-15   A03版●企业   山西工人报  

本报记者师萟

工器具是生产一线的“作战利器”,更是效率与安全的保障。如何让“小改造”释放“大能量”?中铝山西新材料铝加工厂通过“工区调研+线上征集”双渠道深入挖掘职工需求,搭建跨单位协作平台,推动创新成果从一线中来、到一线中去,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全员创新密码”。

在再生铝项目作业现场,回料三层叠放导致叉车高度不足,传统卸车需借助天车或吊车卸车,再由叉车转运,流程繁琐。面对卸料效率低这一难题,负责再生铝项目的尤海龙不断琢磨解题方法,提出了“叉车插齿加长及前臂前移”改造方案,使叉车手臂延长,卸货效率提升30%以上。“以前忙得团团转,现在一叉到位!”叉车工的感慨道出了创新带来的实效。

检修班班长张文斌从废旧材料中挖掘创意,成本不到100元,让废旧材料变身“金疙瘩”。原来清理轮毂附着物时,传统工具笨重低效的问题长期困扰检修班。张文斌带领团队从废料中寻找灵感:将旧螺丝改造成“别棍”,气缸轴加锤头制成“精准敲击器”。这些成本不足百元的自制工具不仅精准匹配作业需求,更节省了大量采购费用,成为职工口中的“废料传奇”。

在变形合金工区,铝棒锯切后,残留水珠易导致地面湿滑和二次污染。创新负责人谢克强在锯架下方加装集水槽并开设地面排水槽引水至循环池,织就一张“治水网”。改造后,作业区清爽安全,职工干劲倍增。

从叉车改造到废料利用,从治水设计到隐患消除,该厂的“微创新”正汇聚成提质增效的“大动能”。如今,“人人可创新、处处有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