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回复: 1

【读书】《沉默的病人》:三条叙事线,多点引爆烧脑迷宫

发表于 昨天 20: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新宇
读客对《沉默的病人》是这么定义的:挑战300万读者的“烧脑神作”,伏线千里,细思极恐,极限反转。
烧脑的作品向来为我等书迷所爱,因为书读得多了,就会发现很多书中情节设计都是有规律的。往往看了开始,就猜到了结尾,很多类型的书都有这方面的问题,所以当我发现一本书展开一个新的套路,使人越读越迷雾重重的时候,就越会激发内心的探索欲望。
英国在悬疑推理类型小说的创作中,也算是开先河的国家了。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波罗探长”,在读者心中都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凡是读过他们的作品人,一定会为他们那些精巧的设计和塑造的经典人物着迷。
亚历克斯•麦克利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忠诚的拥簇者,自从他少年时读过阿加莎的书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近乎强迫症一样读遍了她全部的作品。所以,他的这本《沉默的病人》从格局和语言风格上,还是能找出一些源头的。
《沉默的病人》受到很多人的推崇,是因为他独特、精致的布局。借助希腊神话中的命运纠葛,以及其暗合的心理学理论,形成了这部小说的深刻内核。甚至有人说他的推理悬疑简直可以另立宗派。
这部悬疑推理小说之所以烧脑,看过以后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叙述方式。大家都知道,读推理这种题材小说,就像走迷宫。从入口走进去,势必走进很多岔道,让你不断发现被误导进死胡同。我走迷宫往往会用一个巧妙方式,就是从出口往入口行进,只是这样快是快了,必将失去很多乐趣。
所以,读这本悬疑推理小说,我是义无反顾地翻开了扉页,有准备地开始一场头脑风暴。
开篇是序幕,艾丽西亚•贝伦森的日记,一对相处和谐,让人羡慕的夫妇,生活中的一些絮叨都充满着爱意。虽然还有一些画家妻子的心理小描述,但都不影响让大家看到这是一个很普通也很美满的家庭。
但是,紧接着出现的一幕立时让人毛骨悚然。艾丽西亚以一种很残忍的方式,杀死了她的丈夫加布里耶尔并意图自杀。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让情节急转直下?书中留下两个线索,一个是艾丽西亚从此一语不发,被关进精神病院;二是艾丽西亚留下一幅称之为“阿尔刻提斯”的现场自画像。
一篇烧脑之旅伴随着心理学家西奥•费伯为探索真相加入调查开始展开。
作者用了三条线描述,主线是西奥进入精神病院接近艾丽西亚徐徐展开,这条线逐渐出现了很多人物,他们好像都带着真相的一部分碎片,不断拼凑出一副完整的拼图。
第二条线,是西奥在情节的发展中,展开自己的人生经历,主要还是他与父亲的矛盾,以及邂逅了爱人凯西的一些回忆片段。
第三条主线是艾丽西亚的日记,在序幕之后,记载了谋杀案之前几个月的经历。
这三条线就像赛马一样,此起彼伏,将事件一步步推近到真相,尤其是第一主线和第三主线中出现的人物开始在现实中交织,真真假假,扑簌迷离。在这种复杂的观感中,直到这三条主线渐渐靠近,一声霹雳震天响,真相终于要出场。
其实,这种结构我似曾相识,有一本《美好的古董衣店》好像也用这样的叙事方式,百年前后两个女人的两段人生,交替叙述,直到最后交织在一起。
但是,他还是比不上这本《沉默的病人》,因为除了这三条线,还隐藏着古希腊传说和许多深奥的心理学分析。亚历克斯的作品灵感经常利用希腊神话所带来的命运纠葛,以及其暗合的心理学理论,引导他在小说中注入希腊神话般的深刻内核,这应该是作者的一个特色。
三线并行的书我也看过,但没看过交织这么多疑点的,人物、事件的真真假假,时间上的交错,都是误导正确方向的死胡同。一次次过度地思索、联系、解析的疲劳,让我晕眩了好一阵子。所以,我把一些通读的经验告诉大家,免得半途而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0:33 | 查看全部
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