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回复: 0

画中螃蟹亦横行 ——齐白石笔下的螃蟹赏析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8月15日 第A4版)

25c2f15e45a28ff6f3cd974a783d9337.jpg
群蟹

  最近,翻阅《齐白石画集》,就为他所创作的画蟹所深深吸引,如同品味秋天餐桌上那美味绝伦的蟹肴,韵味独具,回味无穷。
  在齐白石的绘画创作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画的蟹与虾,他画蟹与画虾齐名。他一生画了许多螃蟹题材的名作,如《双蟹》《墨蟹图》《螃蟹》《群蟹》《虾蟹图》等。他笔下的螃蟹画作,有的描绘螃蟹生长环境的,如《鱼蟹》《芦蟹》等;有的反映人们捕捉螃蟹场景的,如《篓蟹图》《篓蟹》等;有的展现烹调食用螃蟹情景的,如《酒蟹》《蒸蟹黄酒》等。他所画的螃蟹惟妙惟肖,神形俱佳,不愧画蟹之名家。
  本文所附的齐白石《群蟹》图轴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晚期,其大小为103cm×35cm;《蟹 (扇面)》创作于1951年,其大小为20cm×64cm。从上述《群蟹》图轴或《蟹(扇面)》来看,齐白石对画面中的蟹以浓淡不同的墨色绘出,有正面、反面各种姿态,体态活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蕴含着隐隐的动感。细细端详上述《群蟹》图轴和《蟹(扇面)》,从中比较可看出端倪,其20世纪50年代所绘的蟹,相较20年代所绘的蟹,无论在形神上,还是笔墨上更见功力,更具质感。
  齐白石一生酷爱画蟹,对画蟹技艺孜孜以求,促使其自己对蟹的绘画风格和技艺一变再变,精益求精,日臻完美,恰如他说: “余之画蟹七十岁以后为之一变,此又一变也。”他又说: “寄萍老人八十七岁所画,八十之前不能为也”。从 《齐白石画集》中得知,其画蟹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画的蟹,蟹壳成墨团状;50岁左右画的蟹,其大钳往往张开,两眼近似逗号,蟹壳依然为黑墨一团,既不能表现壳的凹凸不平,也很难看出壳的质感;55岁左右至70岁期间所画的蟹壳往往由数笔画成蟹轮廓清晰、层次分明,且有明显的笔痕,而蟹之大钳则不长,两眼呈细长形;晚期所画的蟹壳往往只用三笔,每笔皆有深浅,蟹壳、长足体现出极佳的质感。此外,他还用水墨法表现蟹足的细毛,堪称一绝。
  齐白石画蟹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离不开他日常对螃蟹的细致观察,恰如他所言:“我绝不画我没有见过的东西。”说来有趣,一日,他正与家人吃饭,忽然停下筷子,盯着盘中的螃蟹若有所思。过了许久,他仿佛发现了什么大秘密似的,兴致勃勃地说:“蟹腿扁而鼓,有棱有角,并非常人所思的滚圆,我辈画蟹,当留意。”寥寥数语,道出了他平常对笔下所画螃蟹的认真洞察,这恰是白石老人艺术创作成功的诀窍之一。
  齐白石不仅画蟹,而且借蟹嘲讽敌人,表达爱国之情。他曾在《自述》中写道:“我见敌人的泥脚愈陷愈深,日暮途穷,就在眼前,所以拿螃蟹讽刺它的。有人劝我明哲保身,不必这样露骨地讽刺。我想:残年遭乱,死何足惜,拼着一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寥寥数语,折射出他的爱国情怀。抗战初期,齐白石不与敌伪交往,对方常以买画为名,前去骚扰。齐老画一幅螃蟹图并题诗:“老年画法没来由,别有西风笔底秋,沧海扬尘洞庭涸,看君行到几时休。”挂于门上,以此嘲讽敌人。抗战胜利前夕,齐老又画了一幅《螃蟹图》,并题诗道:“处处草泥乡,行到何方好?昨岁见君多,今年见君少。”嘲笑日本侵略者陷于中国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缪士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