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中铁六局津潍铁路项目部试验室里,试验员魏朝然正娴熟地操作检测设备。一年前还是见习生的他,在“导师带徒”机制助力下快速成长。如今,中铁六局丰桥公司有不少青年职工像他一样,沿着“多车道”培养路径蜕变为技术骨干。 “小魏,最近宿舍暖气够不够?项目上的伙食还习惯吗?”刚入职时,魏朝然每周都会收到“思想导师”张磊的关心。新员工入职后,丰桥公司都会配备“思想导师”与“业务导师”。人力系统通过季度考核、年度鉴定跟踪培养情况,确保教学精准有效。 这种从“重仪式”到“重实效”的模式,让“导师带徒”突破简单技能传递框架。目前,“双导师”机制已帮助300余名青年职工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跨越。 近年来,该公司持续举办“轨道车司机大赛”“试验工、测量工大赛”等技能赛事,搭建切磋交流平台,选拔出一批作风硬、技术精的能手。通过技术比武、岗位练兵,大批新员工走上关键岗位,几十名技校生成为施工骨干,其中3人获评“北京市技术能手”。 “张恩龙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北京市创新工作室”,近年来吸纳了20余名青年技术人才,在桥梁“制运架”、数智升级等领域攻克了12项技术难题。目前,公司有2个北京市命名、1个局级命名创新工作室,在桥梁“制运架”、铺轨焊轨、装配式建筑、数智升级等领域成果丰硕。 工作室吸纳优秀青年技术人才,由技能工匠担任导师,强化其现场实操与创新能力。累计产出专利36项,为公司科技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从双导师引路到赛场磨砺,再到创新实践,中铁六局丰桥公司以“多车道”体系磨合人才成长“新引擎”,让更多青年人才快速成长,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田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