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山东青岛:社区有了“文化代言人”

发表于 2025-8-18 08:22: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璐
  日前,在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环秀街道滨湖社区文化书院里,一群孩子正围着等身高的立牌拍照合影。立牌上的少女一袭粉色襦裙,手捧书卷,眉眼灵动,如从国风画卷中走来。
  这位00后“国风少女”有个响亮的名字“湖小砚”。她是社区的新晋“顶流”,是居民群里的表情包霸主,更是滨湖社区“书香共享、文明共育”理念的鲜活代言人。
  谁能想到,这个颇受大家欢迎的“湖小砚”,是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们集思广益的创作成果。滨湖社区居委会主任李静回忆:“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传统文化和社区治理相结合。有一天讨论时,有人提议‘不如设计一个IP形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湖小砚’的雏形就诞生了。”
  从纸面设计到立体形象,“湖小砚”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社区先后征集了居民意见,调整了十余版设计方案——有人希望她更传统,有人建议她更时尚。最终,这个融合了襦裙、书卷、湖水发饰的“混搭少女”赢得了最多票数。“她就像我们社区的缩影,既有文化底蕴又充满活力。”李静说。
  “湖小砚”的诞生,蕴藏着滨湖社区的文化基因。她的名字取自“砚台”,象征墨香传承与童趣多彩;而“湖”字既呼应滨湖地名,又暗喻人文活水润泽邻里。“湖小砚”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巧妙碰撞,发饰融入毛笔造型,裙摆绣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蒲公英标识。
  “在孩子们眼里,‘湖小砚’爱汉服,会背《论语》,也能跳街舞。”90后宝妈辛文涛笑着说。这种“国潮+社交”的混搭,让大家直呼“接地气”——社区书院不再只有“爷爷辈”来,而成了大伙儿拍照发圈的网红地。社区还推出了“湖小砚”集章打卡活动,居民可以在文化书院、邻里广场、社区花园等点位收集专属印章,集满后兑换小礼品。这一创意活动,迅速引爆了居民参与热情。
  “以前孩子放学就宅在家里玩手机,现在每周都催我带她去书院打卡。”辛文涛展示着手机相册,照片里她的女儿在“湖小砚”主题相框前比着剪刀手,笑容灿烂。
  “湖小砚”还给居民们带来了新的社区互动:居民楼道的“邻舍来了”公示栏里,“湖小砚”用俏皮口吻发布便民信息;移风易俗情景剧《彩礼风波》中,她化身“文明调解员”;就连宠物公厕旁,她举着“共享空间需爱护”的漫画标语,让原本冷冰冰的规章有了温度。
  “我们要把‘湖小砚’用好。”居委会主任李静介绍,滨湖社区还推出了“湖小砚”积分制——参与志愿服务、践行文明风尚、为社区建言献策,都能获得虚拟徽章,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可兑换社区合作商铺的优惠券或年终表彰。
  目前,“湖小砚”的旅程才刚刚开始,社区正筹划推出文创帆布包、明信片,打造IP主题市集和研学路线;与老年大学、卫生服务中心联动的“湖小砚带你游滨湖”活动,将把理论宣讲、健康义诊、非遗体验融入沉浸式场景。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18日 10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