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李军(右)回访就业成功的康复人员。■受访对象供图
近日,胖东来公开招聘刑满释放人员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让曾经犯法的人在接受刑罚后,能拥有再次融入社会、过上美好生活的能力”,道出了企业对特殊群体回归社会的关怀。这与上海高境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主任李军和同事们多年来坚持的理念相契合。近年来,他们正通过“境业扶”等项目,为社戒社康人员铺就重返生活的路。
作为长期深耕戒毒矫治社会化延伸工作的团队领导人,李军深知,违法犯罪记录备案像一道无形的墙,让不少社戒社康人员在就业路上屡屡碰壁,而就业无门往往是他们再次滑向深渊的导火索。最近,李军带领的“境业扶”项目已帮助3名康复人员和1名社区矫正帮扶人员找到工作,陈某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从戒毒所出来的陈某,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犯罪记录让他在求职时屡屡受挫,家庭的不理解更让他倍感孤立。“境业扶”团队盯上了这个“硬骨头”,李军先从家庭背景调查入手,了解到他曾有照顾病人的经验,便联合就业促进中心的老师,筛选出适合的医院护工岗位。
面试阶段,李军主动介入,向医院坦诚介绍陈某的改造情况和社康期间的良好表现,反复沟通他与岗位的匹配度。入职后,社区民警每月坚持陪他去做尿检。李军还经常去医院回访,一方面了解他的工作状态,帮他解决遇到的难题;另一方面鼓励他参与禁毒宣传,用自己的经历警示他人。
陈某也没让人失望,脏活累活从不推脱,把病人照顾得无微不至。有次医院接收一位重症患者,没人愿意接手,他主动请缨:“我可以,让我来试试。”如今的他,不仅赢得了医院的认可,还修复了与家人的关系。
像陈某这样的案例,在高境戒毒所还有不少。近年来,该所打造了“境”心坊、“境”校园、“境”聚里、“境”业扶四大“境”字招牌。“境”心坊联合高境镇政府、市精神卫生中心,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为社区康复人员做家庭系统修复,起初阻力不小,后来不少人主动参与;“境”校园则走进学校,为多所学校的留学生开展禁毒宣讲,用他们感兴趣的太极康复操切入,讲解吸毒危害。
尽管工作中常遇困难,比如去回访时,有人拒绝见面或语气不善,李军和民警们总能耐心化解,自我消化负面情绪,用真诚转变对方的观念。
正如胖东来用招聘传递善意,高境戒毒所的民警们正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更多“陈某”重拾人生希望。他们相信,给迷途者一个机会,他们便能还社会一份温暖与安稳。
■劳动报记者 陈恒杨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