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回复: 0

“示范诉讼”破解群体纠纷“护民生”

发表于 2025-8-18 10:19: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真没想到这么快,事就办成了,法官同志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近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集中发力,成功调解30余起劳务合同纠纷,为36名劳动者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资。

2022年,这36名劳动者经被告企业的施工经理介绍,到工地干活。施工过程中,工程发包方与承包方发生争议,涉案的被告企业中途退出。施工完成后,劳动者们的工资就变成了一笔“无头账”。在近三年时间里,他们多次讨薪无果,于今年7月初起,陆续起诉至丰满区法院。

“这起系列案件共涉及标的25余万元,其中最大数额2.5万元。无论标的数额大小,每一笔欠薪都连着一个家庭的生计。”秉持“小案不小办,民生无小事”的理念,丰满区法院立案庭会同民事审判庭共同研讨,决定采取“示范诉讼”方式——选定首起案件作为“硬骨头”重点攻坚。

随即,民事审判庭法官召开庭务会,选定资深法官“打前锋”。办案法官认真梳理案情后发现,案件双方曾长期合作,尚有调解基础,于是多次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从法理、情理等角度分析利弊,继而给出“既考虑到企业当前经营压力,也能让劳动者尽快拿到钱”的方案。在法官一次次的耐心调解下,双方逐渐放下对立,示范案件圆满审结。

以此为参照,法官们迅速推进其余案件的调解工作,针对每个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反复协调。最终,30余起案件全部达成调解协议。

“大家都等着工资养家糊口,拖一天,心里就多一分煎熬。”农民工李凯(化名)感激地说:“我的被欠工资正好能解决孩子下学期的学费,孩子学习很好,要不是法院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可能就要耽误孩子的学业了!”

“当司法实践既能守住权益保障的底线,又能铺设发展共赢的轨道,劳动者与企业完全可以从‘对簿公堂’走向‘携手同行’。”办案法官表示,该院将持续实行“示范诉讼、诉前化解、诉中调解、诉后指导”工作机制,让劳动者感受到司法为民的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彭冰 柳姗姗 通讯员 冯馨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