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9|回复: 0

把“空调”穿在身上?这样的降温“凉方”再多一些!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阅读提示

“清凉帽”瞬间降温,“桑拿”车间建起“清凉屋”,“清凉小车”招手即停……连日来,本报记者赴新疆、江苏、四川等地探访生产一线的清凉神器,为高温作业劳动者寻求更多降温“凉方”。受访专家表示,清凉神器与时俱进、与智俱进,始终要以劳动者为中心,以预防为导向,将防护关口前移,让劳动者在高温环境下舒适工作、体面劳动。

前不久,一段工人把“空调”穿在身上作业的短视频,受到不少网友围观。

视频中,工人启动马甲上的开关,微型风机轻转,体感温度瞬间下降,不少网友纷纷手动点赞清凉神器。

连日来,各地高温天气仍在持续。生产一线还有哪些清凉神器可以推广?高温车间里有什么降温“凉方”?跑在路上的“小哥”还有哪些“清凉期待”?本报记者赴新疆、江苏、四川等地采访寻找答案。

户外作业者:有了“清凉帽”、空调服,干活凉快多了

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公司荆门公司职工的降温神器——内置冰块的降温服。受访者供图

今年入夏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乌鲁木齐高铁基础设施段的户外作业职工领到了挂脖风扇,工务段的户外作业职工则领到了“前檐后帘”的遮阳帽。

乌鲁木齐西车辆段哈密东修车车间书记汪兴昌告诉记者,入夏前,集团公司向职工发放“清凉问卷”了解需求后,专门对清凉物资进行了调整。

“有了‘清凉帽’,干活凉快多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奶牛场项目工地,木工马雄摘下“清凉帽”,只见安全帽内贴着一片降温贴。马雄告诉记者,贴上降温贴后,体感降温可达5摄氏度,能持续制冷两小时。

广西玉柴铸造有限公司铸三车间内,化铁工腰间的双风道挂腰风扇成了对抗钢铁熔炉高温的“秘密武器”。受访者供图

记者走访发现,在不少企业,绿豆汤、凉茶、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饮品、药品已成“送清凉”标配。除了使用“土办法”对劳动保护用品进行降温改造,双风道挂腰风扇、内置风扇空调服、降温喷雾、制冷马甲等科技感十足的防暑装备也在“上新”。以防晒安全帽为例,帽体采用透气材质,增加防晒帽檐,还内置有隔热层、通风孔。

采访中,劳动者对高温劳动保护用品的便捷性提出了期待。一位从事高空作业的户外劳动者表示,相较于“高大上”的内置风扇的空调服,装有4块“冷宝宝”的简易制冷马甲,因为在穿戴安全防护装备时更方便,反而更受欢迎。

“以前户外检修得5个人在太阳底下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现在两个人在操控室就能搞定。”在“火洲”吐鲁番,国网吐鲁番供电公司配网职工王智坐在空调房内操控智能系统,便能“隔空”完成检修。

记者了解到,在电力、 管道运输等行业,巡检无人机、机器人、智能巡检车等“神器”,开始替代劳动者迎接“烤”验,酷暑下的“实地盯防”正变为“智慧调度”。

专家点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任国友:

清凉神器的与时俱进、与智俱进,体现出高温劳动保护观念的转变——过去更关注防中暑,现在追求更高质量的舒适工作、体面劳动。

高温劳动保护用品的推广普及需要综合考虑。在技术层面,相关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重点解决设备的可靠性、便携性和续航能力等问题,开发出适合不同行业特点的产品。在经济层面,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手段降低采购成本,探索设备租赁等新型商业模式。在制度层面,建议将智能降温设备纳入劳动保护用品目录,制订或修订相关配备标准和使用规范。

车间工人:工作间隙在“清凉屋”歇一会儿,浑身舒爽

江苏省泰州市宏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高温生产车间,一位工人走进“清凉屋”。受访者供图

记者走进江苏泰州市宏祥动力机械有限公司链轮车间,热浪瞬间裹挟全身——锻造、热处理等工艺让室内温度远超户外。

车间一角,新落成的“清凉屋”格外醒目。推开门,清凉气息瞬间包裹全身:空调凉风徐徐,座椅舒适齐整,还备有免费的西瓜、冰棍,几位工友正在此小憩。

“高温天干活,汗就没停过。现在累了热了,进来歇一会儿,浑身都舒爽。”工人王有涛感慨说。

在泰州市海陵区总工会推动下,全区已有6家企业在高温车间建成“清凉屋”。去年,江苏微特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试点“清凉屋”后,受到工人点赞,公司今年再次投入150万元,为9个车间全部装上了中央空调。

“以前夏天就像蒸桑拿,白天干不了活,得错开时间,起早贪黑干。现在装了空调,就可以正常时间上下班了。”工人吴小敏对记者说。

走访中,记者发现,除了“清凉屋”,有的高温车间还设有“防暑专区”,配置有冰柜、饮水机、风扇、休息靠椅等设施,并持续供应防暑冷饮。有的企业在高温车间增设了降温喷雾机、在车间屋顶加装了工业降温负压风机与工业风扇,能有效降低车间环境温度。

为应对“烤”验,一些地方还对清凉神器进行了升级改造。

在乌鲁木齐西车辆段哈密东修车车间,职工们将一辆小型洒水车改装成了“水泡机”,焊接在水箱尾部的小型喷雾器,在电机带动下“上能喷雾、下能喷水”,不仅将室内温度降低了15摄氏度,拉煤货车带来的黑色粉尘也大大减少。

专家点评:

江苏省疾控中心职业病防治所所长张恒东:

高温车间里的清凉改造,对预防热相关疾病、提高工人工作专注度和生产效率都具有明显效果,其中,结合数字化手段改善环境是未来的方向。

建议在锻造炉口、热处理线旁等区域,增设大功率定向送风或移动冷风机,打造“微凉区”,也可以探索安装冷却幕墙阻隔热源。实时监测高温车间温度,并动态调整作业与休息时间。同时,要确保“清凉屋”全年可用、管理到位,明确开放时间并制度上墙,避免成为“季节性摆设”。在工位旁,要便捷提供防暑降温冷饮,高温区附近要常备急救物资。企业还可探索通过余热回收和屋顶喷淋等工程进一步减热。

快递外卖小哥:奔跑路上进驿站喝口冰水,幸福感爆棚

成都高新区新业态劳动者在“中和·蜂巢”职工服务驿站领取清凉礼包。受访者供图

“凭借会员信息即可领取清凉礼包,‘爱心冰柜’里随时都能喝到冰水,幸福感爆棚。”8月10日,成都持续高温,外卖小哥刘强在连续送单后已是汗流浃背,临近午时,他来到成都高新区中和街道的“中和·蜂巢”职工服务驿站休息,凉爽的空调房、舒适的沙发椅,让他的疲惫一扫而空。

近年来,成都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问题,构建覆盖全域的15分钟服务响应圈。工会组织累计建成驿站2425个,“夏送清凉”期间,户外劳动者可实名在驿站领取专属清凉礼包。

“这是从‘最后一公里’到服务‘零距离’的突破。”成都市总工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相当长时间里,“送清凉”的慰问物资主要依托企业组织逐级发放,现在“线上+线下”相结合,让户外劳动者按需自取,有助于提升“清凉一夏”的获得感。

流动的清凉驿站、清凉补给站、爱心冰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聚焦打造“驿”下清凉,各地都有自己的“清凉”实践。

在福建福州,工会驿站特别设置了“清凉角”,除了解暑饮品,还投放有定制遮阳帽、扇子、防晒冰袖等清凉物资。同时,“爱心茶摊”也“清凉上线”,户外劳动者可以在“爱心茶摊”电子地图上按图索“摊”,就近饮水。

有的平台企业,开设“清凉站台”、设立清凉休息站,面向外卖骑手、环卫工人等户外劳动者开放,提供消暑设备和物资;有的港口企业为户外作业职工增设流动“清凉小车”,装载绿豆汤、雪糕、饮料等清凉物资,日均流动5小时,招手即停,循环式“送清凉”;有的平台企业还在一些城市推出了流动的“冷饮福利车”。

专家点评: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郑莉:

高温下的劳动者需要得到特殊的关怀。以驿站为依托,通过构建覆盖全域的服务网络和数字化平台,有效提升了劳动者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驿站服务内容应精准匹配户外劳动者需求。各类清凉驿站在优化和完善过程中,应进一步联合企业、社区构建可持续的支持网络,集纳多方力量更好地满足劳动者的“清凉需求”。强化驿站管理,建立认证和退出机制,在骑手聚集区增设流动站点,提升服务适配性,延长高峰时段开放时间,让驿站从“政策亮点”转变为户外劳动者真正“找得到、用得上、信得过”的“清凉港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