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饮食调养:滋阴润肺,少辛增酸
1、多吃白色食物:银耳、百合、雪梨、山药等可润肺防燥,缓解口干、皮肤干裂
2、酸味水果收敛肺气:苹果、石榴、山楂、柚子等酸味水果,平衡秋季肺气过旺,保护肝脏。
3、粥品养阴健脾胃:
初秋喝粳米粥(加绿豆、梨)清热;
深秋选糯米粥(配红枣、枸杞)温补。
二、起居调整:防寒保暖,早睡早起
1、三处不能冻:
腰部:受凉易腰腹痛;
腹部:引发腹泻、脾胃虚寒;
背部:诱发感冒。
2、早睡早起:顺应自然规律,22点前入睡,6点起床,收敛阳气。
3、保持湿度:室内湿度低于50%时,用加湿器或水盆蒸发水分,预防咽炎、皮肤干痒。
三、运动保健:舒缓为主,微汗即可
1、导引动作疏通经络:
虫爬拉伸:缓解肩背僵硬,增强脊柱灵活性;
熊运练习:按摩腹部,调理脾胃(空心拳画圈揉腹);
五劳七伤往后瞧:转头拉伸,改善颈椎和心肺功能。
2、散步与太极:晨起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打太极拳调和气血,以微汗为度。
四、情绪与防病:静心防燥,预防秋疾
1、调畅情志:
练习书法、听音乐,避免悲秋情绪;
常笑宣肺,促进浊气排出。
2、防燥小妙招:
蒸梨蜂蜜饮:梨挖空加蜂蜜蒸熟,润肺止咳;
白萝卜汁:生津止秋咳,每周1-2次。
五、特殊人群注意
老人:平补为主(红枣、莲子),避免生冷瓜果伤脾阳;
慢性呼吸道疾病者:少吃辛辣,常喝蜜茶护喉;
体寒者:慎食寒凉水果(柿子、柚子),宜温补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