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小译 管理跃迁
导语:
管理之道,看似纷繁复杂,实则大道至简。
纵观古今中外,卓越的企业之所以基业长青,平庸的组织之所以陷入困局,究其根本,皆在于管理者是否干对了四件事:把方向抠准,把人才盘活,把组织理顺,把文化做实。
若能做到这四件事,纵使市场风云变幻,企业也能稳如磐石,持续向前。
01.
把方向抠准:战略定生死,方向大于努力
方向,是企业航行的罗盘。
若方向错,一切努力皆成徒劳;若方向对,即便风浪汹涌,也能破浪前行。
抠准方向,绝非拍脑袋决策,而是需要管理者具备“穿透迷雾”的洞察力与“以终为始”的战略思维。
抠准方向,需做到“三清”:
第一,看清趋势。
时代洪流不可逆转,管理者必须敏锐捕捉行业动态、技术变革与市场需求。
正如华为任正非所言:“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唯有站在未来看现在,才能在红海市场中开辟蓝海机遇。
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时,传统企业若固守旧模式,必然被时代淘汰;而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重构业务流程的企业,方能抢占先机。
第二,想清定位。
企业需明确“我是谁,要做什么,有何优势”。
切忌盲目跟风、盲目扩张。
小米雷军曾强调:“专注、极致、口碑、快”,正是清晰定位成就了其生态链帝国的崛起。
管理者需聚焦核心业务,打造差异化竞争力,避免“摊大饼”式的多元化陷阱。
第三,定清路径。
战略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可落地的行动方案。
需将长远目标拆解为阶段性任务,明确“何时做、怎么做、谁来做”。
年度目标需分解为季度、月度计划,配套资源投入与考核机制,确保战略执行不跑偏。
方向一旦确定,管理者更需具备“定力”。市场诱惑繁多,若轻易动摇,团队必陷入迷茫。
亚马逊贝索斯坚持“长期主义”,即便连续亏损多年,仍坚定投入云计算,终成全球巨头。
管理者需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带领团队坚守方向,穿越周期。
02.
把人才盘活:人才是根本,激活个体能量
企业竞争,本质是人才的竞争。再伟大的战略,若无人才支撑,终成空谈。盘活人才,关键在于“选对人、用好人、育强人”,让每个个体都能迸发最大能量。
盘活人才,需做到“四要”:
一要精准选人。
选人首看人品,次看能力。人品不端者,能力越强危害越大。
人品是1,能力是0,没有1,再多0也无意义。
选拔时需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业绩、价值观、潜力等多维度考核,宁缺毋滥。
二要大胆用人。
信任是最大的激励。
管理者需敢于授权,让“听得见炮声的人做决策”。
海底捞张勇赋予店长极大权限,激发一线创新,成就了服务神话。同时,要容错纠错,允许试错,让人才敢于担当。
三要系统育人。
人才成长需“输血”与“造血”并重。
企业需建立分层培养体系:基层重技能,中层重管理,高层重战略。华为的“721法则”(70%实践、20%导师、10%培训)值得借鉴。
此外,轮岗机制可拓宽视野,避免人才僵化。
四要激励留人。
薪酬、晋升、文化、情感四维度构建留人体系。
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腾讯的“股权激励”,皆通过利益绑定激发人才长期奋斗。同时,管理者需关注员工成长需求,提供发展平台,让人才与企业共生共赢。
盘活人才,更需打破“层级壁垒”。
扁平化管理、项目制协作、内部创业等机制,可打破部门墙,激发跨部门协同。谷歌的“20%自由时间”制度,让工程师自主探索创新项目,诞生了Gmail等颠覆性产品。
管理者需营造“赛马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03.
把组织理顺:架构要适配,流程要高效
组织如人体,架构是骨架,流程是血脉。若架构臃肿、流程冗长,企业必然效率低下,反应迟缓。
理顺组织,核心在于构建“敏捷、高效、协同”的体系,让组织既能支撑当下,又能适应未来。
理顺组织,需做到“三化”:
一是架构扁平化。
减少管理层级,缩短决策链条。
小米的“三级管理”(合伙人-主管-员工)模式,极大提升了响应速度。
管理者需敢于“瘦身”,合并冗余部门,避免“官多兵少”的官僚主义。
二是流程标准化。
核心业务流程需标准化、模块化,减少人为干预。
麦当劳的“汉堡大学”将每个岗位流程标准化,确保全球门店品质一致。
企业可通过数字化工具固化流程,提升效率与质量。
三是协同生态化。
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内部“价值生态”。
海尔推行“小微创业”模式,让员工成为自主经营的“创客”,极大释放了组织活力。
管理者需建立“目标共享、利益共担”的机制,促进跨部门协同。
理顺组织,更需动态优化。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组织架构需随战略调整而迭代。亚马逊的“两个披萨原则”(团队规模不超过两个披萨能吃饱的人数)确保了小团队灵活性。
管理者需定期审视组织效能,及时“手术”,剔除冗余,注入活力。
04.
把文化做实:文化是灵魂,凝聚集体共识
文化,是企业最深沉的力量。
短期靠战略,中期靠组织,长期靠文化。做实文化,绝非墙上标语,而是将价值观融入血液,转化为全员自觉行为。
做实文化,需做到“三步走”:
第一步,提炼文化内核。
文化需与企业战略、发展阶段相匹配。
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等),正是其电商基因的体现。
管理者需从企业历史、创始人理念中提炼出独特文化基因,避免空洞口号。
第二步,落地文化行为。
文化需转化为具体行为准则。
华为的“床垫文化”体现奋斗精神,海尔的“砸冰箱事件”树立了质量信仰。
企业需通过制度设计(如考核挂钩价值观)、仪式感活动(如年会表彰)、领导垂范等方式,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
第三步,传承文化基因。
文化需代代相传。可通过老带新、故事传播、案例沉淀等方式,让新员工快速融入。
迪士尼新员工入职首月,需学习公司历史与文化,确保文化传承不断层。
文化做实,更需“刚柔并济”。既要有“高压线”约束(如诚信红线),也要有“温度感”关怀(如员工福利)。
管理者需以身作则,成为文化代言人,用自身行为诠释文化内涵。当文化真正融入组织,员工便会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形成强大凝聚力。
后记
管理,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
方向需随环境动态调整,人才需持续迭代,组织需不断进化,文化需代代传承。管理者需以“工匠精神”打磨这四件事,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迭代认知。
真正的管理高手,既是战略家,也是实干家;既是伯乐,也是园丁;既是架构师,也是布道者。
管理无定法,但道有规律。愿每一位管理者都能深悟此四件事,以“干对事”的智慧与“持续干”的毅力,带领企业穿越迷雾,走向卓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