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通讯员 陈燕 本报记者 毛浓曦
《工人日报》(2025年08月19日 08版)
“3道加25、2道减11、6道减5……”8月4日正午,在勉西车站驼峰编组场的调车房内,调车长马群正向4名调车人员传达作业计划。 勉西车站是阳安铁路线上唯一的货运技术作业站,隶属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汉中车务段管辖,承担着宝鸡、广元、安康3个方向的列车解编作业,以及为陕钢集团提供运输服务的重任。 暑运以来,陕西汉中持续高温预警,勉西车站编组场上的钢轨温度常常高达60摄氏度。马群等调车人员在炎炎烈日下,承受严峻“烤”验,每个班在滚烫的股道间来回穿梭,日行3万步,日均编解车辆超850辆。 “来,每个人喝一支,防止中暑。”马群随手拿出一盒藿香正气水,招呼同伴饮用。随后,提醒大家携带好记录仪、手持机、手套,向室外走去,开启新一轮调车作业。 正午时分,驼峰编组场像一个硕大的烤箱,地面的钢轨、道砟以及线路上停留的车辆,都被太阳晒得滚烫。为防止作业中接触车辆被烫伤,马群等人“全副武装”。他们身着长衣长裤,外加一个绿色反光背心,头戴黄色防护帽,脚蹬劳保鞋,手上戴着棉线手套,开始对股道上停留的55辆货车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车辆制动装置、车门等十几个部位。 “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都是常态。”马群脚步不停,边走边用手背蹭掉脸上的汗珠,此刻,他的调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脸上被热浪熏得红扑扑的,豆大的汗珠不断顺着帽檐、两鬓滑落。 “推进、推进……”随后的调车作业中,马群和同伴们在车列中敏捷地穿梭、攀爬、瞭望,有序完成连挂、摘解车辆等作业。尽管酷热难耐,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规范,每一处细节都不放过。 “近期调车作业量大,从接班开始,计划一批接着一批,几乎全天都在室外干活儿。”马群说,“从事调车工作十余年,穿上这身衣服,就要确保每辆车绝对安全,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安全责任大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