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8月18日 第A2版)
本报讯 (通讯员 李永芳)“暑期托管解了双职工家庭‘看护难’,夜间培训圆了产业工人‘技能梦’,工人文化宫真正成了我们的‘第二家园’!”在莒县工人文化宫服务大厅的留言簿上,近日一位职工的真挚感言印证了文化宫“全时服务”模式给职工群众带来的获得感。
聚焦双难题,精准施策解烦忧。“孩子假期谁来看”“想学技能没时间”,一度曾是双职工家庭年年绕不开的操心事。今年,莒县工人文化宫把职工的时间差当成自己的服务点,整合优化场馆资源,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将服务链条延伸至全天候:上午九点到下午六点,职工子女暑托班教娃;晚七点到晚九点半,职工夜校学技。一张课程表,两种场景,让“娘家人”服务不打烊、关爱不断档。
盘活几间房,活化资源提效能。近6000平方米的场地,被莒县工人文化宫精打细算用出了“双倍效能”:白天,这里是明亮安全的童心课堂,诵读、绘画、乒乓球轮番开课;夜晚,同一方天地转变为灯火通明的职工夜校,书画、舞蹈、太极拳等35门课程轮番精彩讲授。他们通过科学排课、分区管理、精细流程,有效利用现有场地资源,实现了服务时间与空间的高效利用,让每一平方米零空置,每堂课零冲突。
晒出成绩单,幸福满格看得见。今年的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已稳稳把1338名职工子女揽入怀里,职工夜校则把3200名职工迎进课堂。莒县总工会有关负责人介绍, “我们正在努力打造职工服务的 ‘反应堆’,让文化宫成为人才成长的加速器。下一步,还将深化 ‘政企校’三方联动,引入AI虚拟实训等前沿技术,持续升级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