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总工会把推动“我的工会我的家”工作品牌和“到职工中去”党建品牌深化融合写入工作主线,机关系统各党组织闻令而动……有的把“圆桌”搬到工地,让合同条款成为职工最踏实的“护身符”;有的把“课堂”搬进项目,让留守娃的暑假不再孤单;有的把“心语室”搬上机组,让万米高空的紧张也能舒缓落地。三张答卷、三种场景,拼成同一幅“党建引领暖心惠工”的总图景。
夏令营:工地旁的“暑托班”
“以前一到暑假,孩子没人管,要去研学没人带,我在工地上干活都不安心,现在工会办了夏令营,孩子有人带,还能去博物馆研学,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近日,在某建筑项目工地,工人余师傅看着孩子在夏令营里认真学习的身影,脸上满是欣慰。
暑期,建筑行业工人大多忙于项目建设施工,子女陪伴与教育成了心头难题。市建筑行业工会党支部深入工地一线调研,精准把握“急难愁盼”,迅速联合市职工服务中心、武汉职工疗养院等单位,策划推出“阳光成长·共创未来”农民工子女夏令营活动。
此次夏令营主题丰富多元,课程涵盖红色传承教育、科普实践体验、户外拓展训练、民族文化交融等内容,全程配备专职辅导员和医护人员,确保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入心、家长们工作安心。
集体协商:合同里的“硬保障”
“这份集体协商合同,不仅明确了工资增长机制,还把我们关心的技能培训、权益保障都写进去了!”近日,在市建筑装饰协会召开的集体协商会议现场,建筑行业职工代表看着敲定的合同文本,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针对全市建筑行业职工流动性大、权益保障需求集中等特点,市建筑行业工会党支部及时联合市建筑装饰协会、企业代表、职工代表成立专项协商小组,历经多轮调研座谈,梳理出工资福利、劳动保护、疗休养等核心诉求。
协商会上,工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企业方与职工方坦诚沟通,经过充分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共识,签订《2025年武汉建筑装饰行业集体合同》,让职工权益有了保障。
心理讲座:送上门的“减压舱”
“这种实操性强的放松技巧特别实用!”32岁的机长张浩然在训练后表示,“霍主任的现场教学让我有效舒缓了压力,始终保持良好状态,更加有信心。”近日,由市工人文化宫管理中心党总支主办的“心驭云端·航向安然”心理健康讲座走进中国东方航空武汉公司,为百余名民航职工进行一场特别的“心理按摩”。
活动中,主讲人荣军优抚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霍云翔以“负面情绪与压力调控”为主题,现场教学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在霍云翔的指导下,民航职工同步“吸气一秒,呼气七秒”,随着整齐的呼吸声,会议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减压舱”。
值得一提的是,自6月起,市工人文化宫管理中心党总支就陆续推出“武汉职工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涵盖心理健康、法律知识等五大领域,以“送课上门”形式,让职工享受“家门口”的充电服务,不断助力职工“心”成长。(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