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非奥项目惊艳世人绝非偶然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时评】
  作者:侯珂珂
  成都世运会已落下帷幕,但许多充满新鲜感的体育项目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世运会项目大多是非奥项目,与奥运项目不同,这些项目商业化程度低,通常依托俱乐部和社群组织,并通过赛事体系进入世运会。如果说足球、篮球、网球等传统奥运项目是体育机体的动脉静脉血管,那么棍网球、浮士德球等世运会项目就相当于体育机体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与动脉静脉共同构造了体育机体的生命之河。通过世运会,人们发现了非奥项目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世运会精彩呈现了世界各地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与奥运会一道汇聚成体育版图的生命之河。
  世运会被称为窥见“奥运潜力”的显微镜,很多宝藏项目就是从世运会竞技场启程,进入奥运会赛场。世运会既是奥运项目的“孵化器”和“试验田”,又与奥运会共同构筑成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体两面,不断拓展着荣耀与梦想的边界。如今,奥运举办城市拥有更多设项自主权,世运会向全世界展示了最好的非奥项目,供其选择。近年来,国际奥委会不断改革,从东京奥运会开始,更年轻、更城市化、更开放的项目获得了关注。这也是国际奥委会传递出的信号:竞技体育不是只有成王败寇,还有友谊,还有在挑战极限之外对生活的热爱。
  当我们还在感叹这些“小众宝藏”的惊艳亮相,殊不知它们早已融入一座座城市的脉搏跳动。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热爱的具象化。飞盘项目放票即“秒空”,跑酷就像一把钥匙让梦想开了花,攀岩赛场上演奥运级别的较量……新入奥项目场场满座。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项目竞争也异常激烈,这标志着发源于中国的项目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同舟共济”的精神内涵正在拉近世运会与奥运会的距离,对生命的热爱、对体育精神的追求永无止境。
  多样性本就是体育文化的特征之一。成都世运会非奥项目被重新认识、发掘和热爱,与我国体育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有着直接关系。国家层面,对体育发展的综合价值有了全新的判断和要求;社会层面,对体育运动的需求也在进入更加专业化、多样化的阶段;市场层面,体育产业发展欣欣向荣,已经“站上风口”。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种种因素叠加,使非奥项目得以重新梳理定位自身同社会、市场的关系,也由此获得了全新的发展动力。从腰旗橄榄球、棍网球和壁球“奥运新秀”的蓄势待发,到武术和龙舟的全球火热,再到软式曲棍球、尾波冲浪等项目展现独特魅力,体育正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对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追求之中。
  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一朝惊艳天下知”,未来,我国体育发展将会通过更多方式注解“运动无限,气象万千”。在新兴项目的赛道上,社会俱乐部和社群从兴趣爱好和群众需求入手,以市场化和社会化机制,通过社群运营、赛事孵化、人才输送,将探索出一条新兴项目从全民健身上升到竞技体育的新路径。
  《光明日报》(2025年08月21日 0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