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秋老虎”不是“纸老虎” 警惕秋季高温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意渐近,暑气未消。“秋老虎”正悄然伏击,正在威胁你的健康防线。更令人警惕的是,这种高温具有极强的迷惑性,人们在心理上已进入“秋季模式”,但生理上仍承受着盛夏级别的热浪冲击。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

“秋老虎”不是“纸老虎”,要警惕秋季高温。

“秋老虎”期间,人体出汗机制开始衰减,但高温强度不减,导致体温调节失灵,汗腺疲劳使散热效率下降50%。脏器“水煮”,持续高温可直接损伤肝肾功能。高危人群死亡风险明显增加,户外工作者、密闭空间劳动者、老年独居者尤甚。有研究显示,气温超过32℃时,心血管相关死亡风险增加22.0%,“秋老虎”期间更因昼夜温差诱发。原因在于血液变“浓粥”,脱水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栓风险飙升;血管“蹦极”,清晨低温血管收缩,午间高温急剧扩张;血压失控,老年高血压患者晨间血压波动可达40mmHg。

“秋老虎”还会造成呼吸道“沙漠化”危机,高温高湿与极速干燥交替出现,形成了“蒸笼-烤箱”的循环攻击,相当于让呼吸道在沙漠中裸奔,导致黏膜屏障崩溃,干燥使鼻腔过滤效率下降60%;“哮喘引爆器”,冷热交替刺激致支气管痉挛风险翻倍;“病毒高速路”,受损黏膜成为流感病毒入侵捷径。

如何科学预防高温风险?要关注风险预警,按照健康风险预警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非必要不外出;减少晨练时间,改至18:00后,避免低温刺激血管。 将空调设置26℃+微风模式,避免直吹;窗帘选择银胶遮光布,反射80%热辐射;室内放置湿毛巾,湿度维持55%-65%。

严格限制饮食总热量,少食油腻,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老年人来说,建议每天睡前及早晨起床后饮一大杯水,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高凝状态。同时注意适当吃些粗粮杂粮和薯类,预防便秘发生。百合制作百合雪梨羹,可有修复呼吸道黏膜功效;莲藕制作莲藕排骨汤,可补充电解质;蜂蜜制作蜂蜜柠檬水,可作为肠道润滑剂。遵循补水黄金法则,从“喝够喝足”到“喝对喝好”。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翟咏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