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86|回复: 0

《指导意见》为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明方向

发表于 2011-10-8 21:31: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日前,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为河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来源:河南日报)

     自古以来,中原兴则天下兴。中原发展一直为历代当政者所重视。中华5000年历史,中原地区至少有4900年都处于前列。改革开放后,政策春风东南吹,河南才逐步与东部拉大的差距。西部大开发也似乎与中原擦肩而过。即使如此,河南的传统产业在全国保持了比较明显的优势。以郑州我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发展已具相当规模,然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依然需要确定的一个明确方向,国务院支持中原经济济区发展《指导意见》的出台,无疑是解决了这个困扰中原发展的关键问题。

    中原经济区得到国家的支持是件大喜事,但这仅是外因,关键问题在于中原经济区如何发展,如何能实现科学发展,如何能最大限度的使中原经济圈内10余座城市实现科学可持续性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一切都将是一个未知数。显然,《指导意见》给中原经济区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是如何推动工业发展。《指导意见》提出:“抢抓产业转移机遇,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带动“三化”协调发展”。一个地区发展的源动力在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要发展,必须在顺应全球技术和产业变革新趋势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让优势项目更加优秀,让特色产业更有特色。中原经济区内的那些具有浓郁河南地域特色,优势明显的企业。诸如:许继、一拖、洛玻、宇通等知名企业。要加大扶持和深度开发的力度。使这些企业的牌子叫的更响,让特色产业更有特色。并不断加大对市场调研。使企业发展的方向更具符合时代需求导向。

  其次是如何发展继续保持河南传统优势。《指导意见》提出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原号称祖国粮仓,农业是中原地区传统优势产业。河南夏粮产量占据全国之1/4。双汇、思念、三全、众品等农业相关产业早已经叫响全国。所以,中原经济圈之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农业稳则天下安,农业兴促百业兴。要因地制宜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走一条有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路子,夯实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所以,中原经济区之发展必须要对确保传统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深度开发,合理规划各产业布局,注重产业发展协调配合。只有如此,中原经济区的发展才是可持续性的。

  第三是如何提升科学发展可持续性的水平。《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原经济区之发展不能以牺牲环保为代价,更不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重复发展。必须注重经济圈内产业之协调发展,要合理规划,让传统优势产业更具优势,让新兴产业更具活力。在招商引资时更注重对于高附加值、环保绿色产业的引进。在发展中既要注重技术创新,还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从而使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效益。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使发展更具前瞻性。

  第四如何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如《指导意见》所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创造条件提高农民、中西部地区居民和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最终检验中原经济区之发展成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让经济圈内老百姓生活质量、生存坏境有大幅改善,经济圈内的社会秩序是否比以前更加安定和谐。如知名网友木子腾所说:“中原经济区: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从老百姓最为关心的实事、迫切事做起,切实改变群众生活状况和提高幸福指数,这些才是更为实际的!”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重点解决解决人才、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问题,让老百姓过上更为舒心的日子。这样的经济区老百姓就会双手拥护!这样的发展老百姓才会更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