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回复: 0

让人难以忘却的苦难而奋进的童年 ——读李一长篇儿童小说《云上的孩子》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阎冬



对于“70后”“80后”的人来说,如果说童年是一首歌,那就是20世纪80年代罗大佑先生唱的《童年》;如果说,童年是一本书,那就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这“一歌一书”寄托着这代人对远逝童年的美好回忆,是他们苦难而奋进的童年的集体印记,既苦涩又快乐,是“被书包压垮了腰身”的现在孩子无法企及的、不一样的、令人难以忘却的童年。

近读我省女作家李一的长篇儿童小说《云上的孩子》,更加怀念我们那个没有多少作业、不上补习班、无忧无虑的童年。歌曲《童年》里有一句歌词: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李一用童真一样的清新语言、清泉一样的纯净情感、大山一样厚重的生活底蕴,向我们不动声色地描绘了一群坚守在大山深处,为了共和国国防事业的崛起,艰苦奋斗、敢于牺牲、无私奉献的“三线军工企业”职工及他们的孩子朴实而多彩的生活画卷。

在当下有些儿童文学创作趋于荒诞、变形、魔幻等远离生活、混淆是非的浊流之下,这部现实主义的儿童作品像一股“带着泥土和花香”的清泉,冲击着儿童文学创作脱离生活的诟病,给了我们一份“回归生活和创作本质”的惊喜。这便是我读《云上的孩子》的最大感悟和收获。

这部小说的人物关系比较清晰,故事情节纯真有趣,虽然没有大喜大悲、惊天动地的故事,作者却以自然平实的笔触、真实饱满的情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生动地讲述了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生活在大山深处,“军工企业大院”的孩子们苦难而多彩的童年,以及他们的父辈们与城市企业职工完全不同的“三线生活”、奋斗历程和人生追求。典型性和现实性是显而易见的。正是在这个“身处艰险不言苦”的特殊环境中,一代又一代三线军工企业职工为了国家国防事业,把“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奉献精神和以身报国的高尚情怀写进大山深处,成为那个火热年代的鲜明印记。

这是一段值得歌颂的历史,这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童年。“工厂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因国防建设的需要,小说的主人翁沐小桃及她小伙伴的父辈们,从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来到秦岭深处,“这个到处都开满了鲜花”的自然花园式的工厂,就成了他们放飞梦想的家。

他们有着令人羡慕的城镇户口,却生活在被农村包围的军工大院;有着固定的工资,却与当地农民一样面临着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与城市的孩子们相比,沐小桃和她伙伴们的童年生活本身是艰苦朴素的,穿着补丁衣服,背的书包是哥哥、姐姐用过的,玩具汽车是爸爸用工厂的废角料做成的,连吃个巧克力都是一种奢望。偶尔也有逃学被打屁股不堪回首的尴尬,但生活上的艰辛并不影响他们追求快乐。工厂大院和大山为他们提供了玩耍的广阔天地,背起书包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放下书包,呼朋唤友,三五成群,穿着露着脚趾头的鞋满山遍野地疯跑,摘野果、捉蛐蛐、抓“金牛”、用粘着蜘蛛网的竹竿捕蝉……所以他们从小便认识秦岭里的植物和野兽,懂得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

当然,也有年年岁岁学雷锋做好事的高光时刻,更有学校组织开展的体育、舞蹈、合唱、作文比赛等活动带来的体验式快乐。如果老师让以《我的理想》为题写作文,大多数孩子第一次都会写“要像我的爸爸妈妈那样,当一个爱岗敬业、钻研技术的航空工人,生产研制更多更好的飞机”。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生活治愈童年。”李一用孩子喜欢的语言,选取三线军工企业这个典型环境告诉我们:“沐小桃们”拥有一个童趣盎然、色彩斑斓、快乐上进的不一般的童年。从成长的足迹看,丰富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无疑让“沐小桃们”成为“既脚踏大地又仰望星空”的“云上的孩子”,他们既在大山里成长,又在大山里放飞“航天报国”的梦想。这样的童年是当时城市孩子陌生的、现在孩子没有的童年,是让经历了的那个年代的人,难以忘却又融入生命能够享受一生的集体财富!

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解放后,我国的国防事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得了比肩欧美发达国家的历史成就。其中就有“三线军工企业”职工的长久坚守和超常付出。我是从西安东郊一家军工企业走出来的职工作家,一直想写一部关于军工题材的小说,但由于种种原因,迟迟没有动笔。我佩服李一的勇气,更赞赏她独辟蹊径的做法。

其实,早在我编《陕西工人报》新闻版时,作为企业通讯员的李一经常给我们报纸投稿,因此她称我为老师。在文学创作这条寂寞的大道上,她从写新闻稿,到写散文、诗歌、小说,特别是近十年专注儿童文学创作,出版了儿童长篇小说《云上的孩子》《杜鹃如火》《春蕊》《纸香》《麦冬》等30余部,涉及长篇小说、中篇童话、儿童故事、儿童散文等不同体裁,作品多次入选省市重点文艺创作扶持项目。其中,小说《烈火铜铃》入选江西省读书活动,小说《永远的达瓦》获得2021年度冰心儿童文学奖,童谣《新疆棉花亚克西》荣获第十届“童声里的中国”童谣大赛一等奖。可谓是佳作不断、成绩斐然,把我这个老师甩了几条街。

唐代诗人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用这句话安慰自己的同时,衷心祝愿李一在儿童文学创作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创作出更多“沾满泥土、带着露珠、童趣盎然”的精品力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