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时值防汛关键期,中铁六局建安公司以“全面排查隐患、遏制事故发生”为主题,在全公司开展安全生产“雷霆行动”,活动紧扣“快、识、实、全、硬、严”六大要求,将安全责任扛在肩上、落在实处,以精准排查、强力整改守护生产安全,护航工程优质推进。 “快查严改”织密EPC项目安全网 作为东部区域安全生产重点覆盖项目,郑州航空港中原之窗起步区EPC项目自“雷霆行动”启动以来,第一时间按下“快进键”——项目经理带队召开动员部署会,24小时内敲定《项目安全排查实施方案》,并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开展“拉网式”检查,确保无空窗、无死角。 “之前宿舍里偶尔有人私拉电线充手机,这次检查后不仅全拆了,还加装了集中充电柜,安全多了!”住在项目生活区的木工刘师傅指着崭新的充电设施说。针对临时用电这一高频隐患点,项目安质部逐间排查77间工人宿舍,整改私拉乱接、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问题,并对现场的汽车吊、塔吊等大型设备,重点核查防倾覆措施,技术员每天记录设备垂直度、基础沉降数据,随时对塔吊配重块固定情况进行检查,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汛期安全是项目“雷霆行动”的另一重点。项目提前编制《汛期施工安全专项方案》,组织50余名工人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模拟基坑积水抽排、人员紧急撤离场景;对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周边排水管网进行全面疏通,清理淤泥杂物,确保“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我们把隐患当事故防,每天带班巡查时都要去基坑边、排水口看一看,心里才踏实。”项目经理黄彦晖在每日调度会上强调。截至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两轮全覆盖排查,整改隐患22条,整改率100%,实现施工零安全事故。 “严字当头”守牢高铁工程安全底线 雄忻高铁保定南站项目是北方区域重点督导的高铁工程,项目团队紧扣“严”与“硬”,将高铁施工“零容忍”要求融入“雷霆行动”全过程。作为涉及铁路营业线的高风险项目,项目部把高空作业和异常工况处置作为排查重中之重,以“铁腕”手段守住安全红线。 为强化高空作业安全意识,项目组织劳务人员佩戴VR设备体验高空作业场景,模拟在20米高脚手架上未系安全带的“坠落”过程,身体失重感、地面撞击音效与警示铃声同步触发,让每名工人直观感受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这不是吓唬人,是让大家记住‘安全带就是生命线’。”项目安全总监付志海关掉设备后,现场演示双钩安全带正确佩戴方法,“我们要求高空作业必须做到‘双钩高挂低用’,脚手架每步满铺脚手板、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检查时发现一处不达标,整个作业面立即停工整改。”此外,项目还在高空作业区设置智能监控摄像头,实时抓拍未系安全带、违规抛物等行为,切实将高空作业风险降到最低。 此外,项目还重点核查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利用“职工业校”组织194名劳务人员开展“安全应知应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确保一线人员懂安全、会应急。“高铁工程关系千万旅客安全,我们‘雷霆行动’就是要‘冒头就打’,绝不给隐患留机会。”项目安全总监付志海说。 “标本兼治”实现安全与质量双提升 华东区域的连云港樱桃谷项目部,将“识”与“实”贯穿行动始终,既抓隐患整改,更抓源头治理,实现安全管理与工程质量“双提升”。项目结合连云港地区生态环保要求高、雨季多雨的特点,把生态环保、消防管理、工程质量纳入重点排查范围。 “以前弃渣场偶尔有污水外流,现在我们建了沉淀池,还每天巡查记录,再也没出现过问题。”项目环保专员小胡指着弃渣场的防护设施说。针对生态环保,项目部修订《项目环保管理办法》,规范取弃渣作业,设置3级沉淀池处理施工废水,严禁污水直排;对施工扬尘采取“雾炮降尘+裸土覆盖+洒水保湿”组合措施,安排4辆洒水车定时作业,PM10浓度始终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消防管理方面,项目对生活区、办公区的72具灭火器进行全面检修,将氧气瓶、乙炔瓶分库存放,设置防爆隔离带,杜绝明火靠近。 工程质量是安全的基础。项目部重点检查地下结构围护强度、渗漏水情况,采用新型防水卷材防治渗漏,开展“安全吹哨人”活动,在施工现场、生活区张贴隐患举报海报,公开项目安全总监电话及企业微信举报渠道,对有效举报给予一定奖励。“我们不仅要排查隐患,更要通过行动让‘标准化’深入人心。”项目总工程师魏靖介绍,项目部还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规范人员操作流程,比如要求钢筋绑扎必须符合间距标准、设备保养必须记录台账,让安全管理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预防”。 截至目前,中铁六局建安公司安全生产“雷霆行动”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有效实现了生产安全零事故、工程质量零缺陷的目标。下一步,公司将持续落实月度调度机制,对项目“雷霆行动”进展进行“晾晒”,把行动成效纳入年度考核,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落实,为工程顺利推进、地方安全稳定筑牢坚实防线。(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王梦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