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血压是我国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病,会导致致残性脑卒中、心脏病和肾衰竭。中国疾控中心新近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7.5%,也就是说,每4个人里面有1个人血压高,中青年高血压患病率上升趋势明显。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血压控制到多少合适?夏季控制血压又该注意什么?本期我们关注高血压——
夏季血压正常,是“治愈”了吗?
出版日期:2025-05-17 A03版●劳动者三版 山西工人报
受访专家: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董秋菊
本报记者师萟
骄阳似火的夏季,气温不断攀升,许多高血压患者发现自己的血压降低了,甚至达到了正常水平。因此,不少人自作主张,停止服用降压药,以为自己的高血压被“治愈”了。山西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董秋菊提醒,夏天“高血压痊愈”是个假象,自行减药、停药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更是危险行为。那么,夏季控制血压该注意什么?
不同人群控压目标不同
董秋菊介绍,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不同人群的血压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
诊室血压是我国目前诊断高血压、进行血压水平分级以及观察降压疗效的常用方法,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不少患者在医院测出的血压数值和在家里测量的血压数值相差很多,这就需要了解诊室外血压测量的重要性。
诊室外血压测量包括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指出,诊室外血压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比诊室血压更为显著,预测心血管风险能力优于诊室血压。但要注意的是,诊室外血压的阈值并不是140/90mmHg。
动态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24小时平均收缩压/舒张压≥130/80mmHg、白天≥135/85mmHg、夜间≥120/70mmHg。
家庭血压监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收缩压/舒张压≥135/85mmHg。
有条件者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及隐蔽性高血压,评估降压治疗的疗效。
高血压患者应规律用药
董秋菊介绍,夏季血压与冬季血压存在差异。一项针对我国人群的研究显示,随着月份变化,血压呈季节性波动。在高温天气,根据热胀冷缩原理,人体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血压相应下降;同时,夏季出汗较多,盐分随汗液排出,导致血液容量下降,血压随之降低。
患者夏季日间的平均血压比冬季低2mmHg,然而夜间的血压、脉压比冬季更高。夏季,非杓型高血压和单纯夜间高血压患者的比例比冬季更高。
董秋菊提醒,在夏季,患者血压波动性较大,除非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应避免减少或停用降压药物。不必要的停药会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波动,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正因如此,夏季往往是高血压病情加重或并发症高发的季节。患者夏季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用药。
夏天稳定血压要调整生活方式
夏天稳定血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调整饮食。每日食盐控制在5克以内,增加蔬果和全谷物摄入,适当补充饮水量。二是保持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三是戒烟并严格限酒。男性每日摄入酒精少于25克,女性少于15克。四是用药遵医嘱。不要擅自增加剂量或合用药物,注意降压药的使用方法。五是保持良好的心态。保证睡眠充足,保持心态放松,尽量避免情绪起伏,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此外,可以配合中医强调整体调理。食疗可选用决明子茶、山楂粥辅助降压;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缓解头晕、失眠;传统功法如太极拳、八段锦能调和气血,舒缓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