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把每个细节做到位,才能让努力不白费
——读卷首语《季节流转中的丰盛与节制》有感
◎辽宁省锦州开元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李新宇
读完夏晓凌老师《季节流转中的丰盛与节制》这篇卷首语,我仿佛跟着文字登上了小湾水电站的坝体,亲眼见到了8月里被云海吞没的澜沧江,江水的“狂野”是自然的丰盛,大坝的“蓄泄”是人类的节制,两种力量交织出的不仅是震撼的江景,更藏着关于生活与工作的深刻道理。
文章里最让我触动的,是“丰盛”与“节制”的辩证关系。8月的澜沧江水量充沛、奔涌不息,是大自然的“丰盛”;而水电站用精准的设计驯服江水,将其转化为照亮万家的电能,这是人类智慧的“节制”。这种平衡不是互相抵消,而是彼此成就,没有江水的丰盛,大坝再精巧也无用;没有大坝的节制,江水的力量只会变成隐患。这像极了我们的生活,秋天的水果挂满枝头、玉米迎来丰收,是大地的丰盛,但若不懂节制采摘、合理储存,再丰厚的收获也会浪费;就像我们努力工作换来的成绩、赚到的财富,若是肆意挥霍、毫无规划,最终只会两手空空。
在工作中,小湾水电站的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更是把“节制”的智慧体现到了实处。9年前播下的“标准”火种,如今长成了燎原之势,核心就在于“干标准活,手上有尺度;做标准人,言行有节制”。曾阳麟班长说的“过去协调难、执行乱”,其实是很多职场人的日常,有人凭经验办事,有人图省事违规,看似“灵活”,实则藏着巨大风险。而“标准”就像水电站的大坝,用统一的规则约束行为,看似是“节制”,实则是为了让工作更高效、更安全,让团队的“丰盛”成果得以守住。这让我明白,工作中的“节制”不是束手束脚,而是用规则守护成果,就像我们做项目时,按流程推进、按标准检查,看似多花了时间,实则避免了后期返工的麻烦,反而能更快达成目标。
再往深想,“丰盛与节制”也是人生的必修课。8月是盛夏的终章、清秋的序曲,承载着夏日的浓烈,又为秋天的沉淀埋下伏笔,这像极了我们的成长,年轻时总想奋力奔跑、追求更多,更多的成绩、更多的机会,这是“丰盛”的渴望;但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发现,懂得取舍、适时沉淀才更重要。就像文章里说的,“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在喧腾中适时低头,沉淀出一份厚积薄发的力量”。比如我们在工作中,项目快收尾时往往最容易浮躁,总想着快点结束,反而容易出错。这时候就需要“节制”住焦虑,像小湾水电站的工人那样“精心巡检、精准操作”,把每个细节做到位,才能让努力不白费。
生活里,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比如现在很多人追求“断舍离”,其实就是在物质丰盛的时代学会“节制”,扔掉不需要的东西,不是浪费,而是让生活更清爽;合理安排饮食,不是亏待自己,而是为了更健康的身体;控制刷手机的时间,不是拒绝科技,而是为了留出更多时间提升自己。这些“节制”,本质上都是为了让我们在“丰盛”的世界里,不迷失方向,守住真正重要的东西。
夏晓凌老师说,8月是“一部深邃的书卷”,而“盛极之时更须清醒”,是季节馈赠的箴言。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想把这句话记在心里,以后不管是面对生活的收获,还是工作的成绩,都要记得在“丰盛”中保持“节制”,像澜沧江懂得在大坝的引导下转化力量,像小湾水电人懂得用标准守护安全,在释放与收敛之间找到自己的节奏,一步步走向沉静而坚定的成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