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为部室主任,找准自身定位是开展工作的首要前提,而定位的核心,在于能否真正做到换位思考与双向尊重。
不少主任常陷入“管理者”的单一视角,将工作成效不佳归咎于责任分工不清,却忽略了定位偏差才是根本问题。主任的身份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引领团队前行的“领航人”,更是带动大家实干的“排头兵”。若想精准定位,不妨多问自己几个“假如”:假如我是部室里的普通员工,面对一项紧急任务时,是否希望得到清晰的指引而非模糊的指令?遇到工作难点时,是否期待主任能给予支持而非一味指责?拿到一份考核标准时,是否渴望公平公正的评价而非主观臆断?
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才能理解他们的处境与诉求。员工每天面对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可能会因流程繁琐而焦虑,因付出未被看见而失落,因发展空间不明而迷茫。这些难处并非“小事”,而是影响团队士气的关键。主任若只看到自己统筹协调的辛苦,却忽视员工执行层面的不易,就容易产生隔阂。要知道,主任的辛苦体现在把握方向、化解风险,员工的难处藏在每一个具体操作的细节里,二者没有轻重之分,唯有相互看见,才能彼此体谅。
反过来想,若员工站在主任的位置,也会明白统筹一个部室需要平衡多方需求、应对突发状况,需要为团队的整体发展承担更多责任。这种双向的换位思考,本质上是相互尊重的体现。主任尊重员工的劳动与诉求,员工才会尊重主任的决策与付出;主任以身作则带头实干,员工才会紧跟步伐积极向前。
真正优秀的主任,从不会用“责任分工”掩盖定位问题。他们懂得,定位不是靠职位定义的,而是靠行动赢得的——既能站在高处规划方向,也能俯下身子倾听声音;既能体谅员工的难处,也能让员工理解自己的辛苦。唯有如此,才能凝聚起团队的向心力,让部室在相互理解、彼此支持中稳步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