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回复: 0

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多渠道培育匠才激励创新 “路线图”为一线工人成才“导航”

发表于 4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8月29日 第A2版)


  本报讯 (孙祯 通讯员 徐义顺)每月组织劳动竞赛,每季度组织小改小革竞赛,每年组织技能大赛,建立赛评联动机制,把技能竞赛和人才自主评价相结合,支持高技能人才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成长上升通道。这是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提升职工素质的有效尝试。通过岗位练兵、以赛代训,该公司操作优一级率常年保持在100%。
  近年来,青纺联(枣庄)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锚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关键抓手,通过技能提升、多效激励和暖心关怀,构建特色“产改”模式,充分激发职工参与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该公司坚持把技能人才培育作为 “产改”的首要任务,不断健全机制、营造环境,促进技能人才加速涌现。他们以车间班组为单元,建立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动态培养档案》,根据职工学历、工作经历等情况,绘就职工职业发展“路线图”,按图培养、因材施教,让职工干有动力、学有方向。及时组织新入职青年职工与老职工结对子、认师傅,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传帮带”方式,让新员工尽快成长。依托职业院校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去年以来开展技能培训3期,培训技能人员495人,全部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证书。
  他们打通 “操作岗—技能岗—技术专家”晋升通道,实施“青年人才储备计划”,通过师带徒、项目攻关等方式为职工搭建成长阶梯,让优秀人才在技术革新、管理优化等实践中持续增强个人能力,激发青年人才创造力。公司对职工创新创造实行全链条支持,职工在生产操作、技术研发、管理流程等各环节提出的创新想法、改进建议等,经过企业评估论证后,最终能够成功落地实施并产生实际价值的比例高达99%。传承弘扬“郝建秀”班组光荣传统,建立“郝建秀”小组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主导或参与研发项目12个,申报市级以上创新成果17项。参与制定的节电方案,每年可节电230余万度,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卓越能效奖”。应用“首创+推广”创新激励模式,以原创人名字命名创新课题,每年召开表彰会议,并优先申报相关荣誉。
  为及时了解一线职工所思所盼,该公司在车间设立工会小组,实现组织建设与生产架构高度契合。建立“日常沟通+专题协商”机制,形成“需求征集—方案共商—协议落实”的协商闭环。职工提案实施“责任包干制”模式,从征集、交办到督办各环节明确责任部门与时限要求,让职工合理诉求切实转化为实际成效。该公司打破“固定薪酬+绩效”传统模式,构建 “价值创造导向”激励体系,绩效分配向一线关键岗位、技术创新岗位倾斜,形成 “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让关键岗位和参与创新的职工在成果落地后获得相应回报,形成 “愿创新、能创新、创成新”的良性循环。企业负责人表示,参与“产改”过程中,不仅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企业也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近年来,一线职工参与开发新品种18个,企业研发了各类生物质绿色环保纤维系列纱线,以及特色高性能纤维纱线新品种,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