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5年08月29日 第A2版)
潘铎印
在不久前揭晓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2024年度 “石城工匠”评选中,一个现象引发关注——10位获评工匠中,7名是80后、90后青年技术骨干。这些年轻工匠活跃在非遗传承、化学工艺、医药制造等领域,展现出新生代产业工人的精湛技艺与创新活力。(8月15日《工人日报》)
从专“啃硬骨头”、潜心钻研的一线工人,到革新智能制造工艺的技术能人;从初出茅庐的明星小匠,再到“择一事终一生”的大国工匠……如今在诸多领域,一批又一批青年人怀揣匠心、埋头钻研,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甚至独门绝技,成为了支撑国家建设、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技能人才发展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24年末,我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占技能人才的比例约为30%,建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不断优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队伍。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青年人才、青年工匠,既是现实所需,是国家长远发展之大计。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大军,推进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大力培育青年工匠,塑造发展强劲动能。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加强规划设计,建设青年技能型人才素质形成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入职培训、技能进修、竞赛竞技、晋职晋升体系建设,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在生产一线培育更多高素质青年技能人才,塑造发展强劲动能。依托科技重大项目、科研基地平台等加强急需人才培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人才支撑。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厚植青年技能人才发展的沃土。大力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打破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拓宽技能人才职业晋升通道,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消除人才机制、创新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壁垒,大力激发青年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好地发挥青年工匠的“顶梁柱”作用,让青年不负时代重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