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道具 举报
龚先生
近日,几个男生抬起轮椅中男孩的短视频走红网络——湖南长沙女生小范带着脑瘫朋友小龙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陌生男生合力抬起轮椅的一幕,感动了无数人,也赢得了众多网友点赞。
置身于等候升旗的人群中,不少健全人踮着脚也只能勉强看到旗杆,但小龙坐在轮椅上,完全看不到升旗场景。此时,一名红衣小伙在旁提议:“要不大家把他举起来,他一辈子可能就只有这一次机会。”这个提议很快聚集起身边几名陌生男生,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小龙和轮椅一同稳稳举起,直到国歌结束才放下。
“那几个抬起他的大男生,太帅了。”
“抬起来的那刻泪目,感动。”
“小哥哥好棒,托举起了一个人的梦想”……
网友不约而同地表达夸赞与感动。陌生人的善意,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不久前,在山东烟台进行的一场音乐节现场,一名坐轮椅的女孩同样被观众高高托起,从而能够顺利观看演出;还有装满废品的三轮车上坡困难,路过的男子从后面帮忙“推一把”;公共场所有人突发疾病,身边的医务工作者、医学院学生等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实施急救……
正是出于对陌生人善意的珍视,网友们一次次将几十秒的短视频送上热搜,让一个个不经意的举动传为佳话。
陌生人的善意像一束光,不仅温暖了彼时被帮助、关怀的对象,这份善意被看见、被点赞、被传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唤起共鸣、照亮人心的过程。
这会让很多人想起生活中似曾相识的体验,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并不遥远。它可能是路人提醒你“鞋带松了”或“背包拉链没拉好”,是双手拎满物品时邻居帮忙扶住沉重的门,是下雨天路人与你共享雨伞,是陌生人不仅热心指路,还亲自带你走到难以寻找的目的地……
出门在外,难免遇到不便、麻烦,陌生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可能给我们带来强烈的积极情绪体验,让我们在陌生人社会中收获宝贵的安全感。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我们或许会更深刻地理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的内涵。
进而,如何将这种陌生人的善意传递下去、聚集起来,也许是更多人关心的事。此番事件中,看完升旗仪式后,小龙对奋力托举自己的陌生人口头表达了感谢,一句“这感觉仅次于我的双腿能恢复走路”对助人者而言,无疑是莫大的欣慰。
只有这种善意被善待,而不是被曲解、被委屈——比如,救人情急之下,手放在什么部位才合适——这种善意才会成为温暖人心的力量。我们期待所有在手机屏幕上点赞的网友,一同来将这份善意传递,一同来珍视和呵护这种善意,从而“让万千陌生人的善成就全社会的暖”——这或许是我们一次次点赞善举善行的初衷。
善良底色决定温暖成色。陌生人的善意,让我们看到世间的美好从未缺席,让我们坚信“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应该也会让我们在公共生活中收获更多笃定与从容。
8月27日,由西成客专陕西公司建设,中铁北京工程局施工的西延铁路铜川站站房、附属房屋、装饰装修工程全面完成,为西延高铁的如期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铜川站总建筑面积(含生产生活房屋)24490平方米,其中,站房总建筑面积为11998.53平方米,最高可容纳1000名旅客。站房设于正线西侧,线侧平式站房,采用“平进平出和下进下出相结合”的流线模式,站场规模为3台7线。
铜川站房以“丝路明珠、文化多彩”为设计理念,建筑造型从耀州沟壑纵横的地貌中提炼沉稳质感,自药王山层叠攀升的高台间汲取雄浑气势,让站房基座坚实如磐,轮廓巍峨凌云,将丝路的璀璨与山城的厚重娓娓道来,让这部“铜川史诗”立体展现。候车大厅以“星星之火,照古耀金”为设计理念“照”与“耀”二字蕴含着铜川文化精神,让每一位旅客都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榆 通讯员 李信茹 徐璐婉)
“看,这就是我们的‘节能小管家’!”8月26日,在吉林石化化肥厂,合成氨车间主任尤永平指着新上岗的闪蒸罐 ,向慕名而来的兄弟单位技术骨干介绍:“原来直排掉的高温凝液,如今都被它‘点水成金’——闪蒸出的蒸汽,直供低压蒸汽管网,凝液则统一回收制成脱盐水,这样一来,流失的热量和凝液全部被‘物尽其用’。”
据了解,该厂合成氨装置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凝液,按照原设计,空气压缩机、氮气压缩机、氨气压缩机、合成气压缩机,以及高中压蒸汽管网疏水器产生的高温凝液,被分别汇集到两台小膨胀罐内,经循环水直喷降温后,排入雨排水系统。这个过程就像“用大桶接热水,再用冷水冲凉后倒掉”,不仅浪费了热量资源,还导致循环水的大量消耗。尤其在冬季,高温热水排入管道,冒汽现象严重,既不安全,又影响生产环境。
针对这一“老大难”问题,该厂组建攻关小组寻求破解之道。大家通过现场“把脉问诊”、ASPEN软件精准模拟计算等方式,量身定制出机组高温疏水凝液回收利用方案——新增一台2.9立方米的闪蒸罐,将其作为“热量集散中心”,并配套安装气相压力调节阀和液位调节阀,将原本分散在12处的疏水器产生的高温凝液“聚沙成塔”,实现热量的“集中收储”与“高效重生”。
8月22日,高温疏水凝液回收项目顺利投用后,各项指标平稳受控,每小时可产出0.5-0.7吨低压蒸汽,回收1吨高温凝液。同时,每小时节约循环水约4吨,做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增效约74万元,实现了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工人日报客户端 记者 彭冰 通讯员 谭欣洁)
8月29日,中铁十局承建的合肥市重要民生实事工程——包河区丙子河流域排水防涝系统完善工程全部完工,该工程较原定计划工期提前60天完成。
项目建成后将改造完善约55公里排水户雨污水管网,大幅削减入河排口污染物入河量,提高雨污分流率,减少混流污水排放对丙子河水体水质的影响。
面对施工区域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给水、燃气、电力等各类管线交织,施工面临着点多面广、作业环境复杂、协调量大、有毒有害气体等诸多难题,项目团队采取智慧检测、设计方案比选、网格化管理、分区分段错峰施工等精细化管理措施,同时加强降噪防尘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扰民,确保了高质量完工。
据了解,合肥市包河区丙子河流域排水防涝系统完善工程总建筑面积超100万平方米,覆盖滨湖菊园、公元天下等5个小区及4所学校,共计9个排水户。项目涉及管线更新17.53公里,检查井更新1200个,点状原位固化584环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秦亦姝 通讯员 王梦娴 孙素宇)
8月28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第54届技能大赛(火电继电保护)在南京圆满落幕。该项赛事是中国职工技术协会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举办的150场全国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之一。
本次大赛是自2010年以来中国华电连续举办的第四次火电继电保护专业技能竞赛。竞赛中首次引入火电继电保护核心场景仿真系统,打造了高效安全的“数字练兵场”。赛前累计组织开展培训714场,培训8702人次,继保专业岗位练兵长效机制得到巩固;“实学、实训、实战、实干”技能培育体系得到深化;数智赋能实操培训得到有效验证,实现了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近年来,中国华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紧紧围绕能源保供、绿色发展、安全生产、提质增效等重点任务,累计举办54届业务技能大赛,涵盖28个专业工种,参训参赛职工47.8万人次,推动了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全面提升、全面过硬。(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崎凡)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