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缓解“开学焦虑”有妙招

发表于 昨天 19: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美好的假期总是过得飞快,转眼迎来新学期。青少年如何调节睡眠、饮食?如何收拾好心情迎接新学期?以下这些方法有助孩子缓解“开学焦虑”。

好好睡觉很重要

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充足的睡眠保持身心健康。医学专家建议,6-12岁儿童的睡眠时间应保持9-12小时,13-18岁青少年则需要8-10小时。

除了保障睡眠时长,保持健康的昼夜节律也至关重要。夜间10点至凌晨2点被称作黄金睡眠时段,此时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不仅能通过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加速蛋白质合成,为身体发育提供关键支持,还能高效修复肝肾等器官功能,缓解日间积累的疲劳。

此外,缺钙可能导致深睡眠的不足或缺失,建议青少年每日上午接受1-2小时连续光照,配合适度的户外运动,有效改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吃出好心情

合理饮食对情绪调节具有关键作用,日常饮食应遵循3个原则:

控制进食量,保持六七分饱,警惕情绪性进食现象 部分青少年会通过进食缓解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这种非生理性饥饿驱动的进食行为,实质是用食物“喂养”情绪,有百害而无一利。

注意营养结构均衡 建议每日碳水化合物占进食总量的60%-70%,蛋白质占15%-20%,在生长发育期也不宜超过30%。

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学习压力大,经常安排补品,殊不知,进补不当反而会影响心身健康。如过量进补温燥的保健品易致体内积热,过量食用性味寒凉的食品会导致胃肠不适、湿疹等,这些都可能伴发焦虑、抑郁、失眠等表现。

丰富食物品类 中医强调“五谷为养”,小米、糙米等五谷杂粮是重要的能量来源,可为大脑神经细胞提供能量供给;鱼类和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能调节神经递质和炎症反应,降低失眠、焦虑与抑郁的风险。

学会深慢呼吸

呼吸为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提供必需的氧气,也是反映身体状况的晴雨表——愤怒或惊恐时,呼吸变得急促;忧伤时则会变得浅慢。不正确的呼吸方式会导致摄氧量减少,引发大脑缺氧、心率加快,更容易感到疲惫和失眠。

中医理论认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大脑运作需要充足的气血支持,气浮于上会引起情绪烦躁、焦虑和睡眠障碍。特别是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胸腹部无法舒展,气血在中焦淤堵,容易造成气机升降失常,阴阳失调,进而引发各种身心问题。因此,有意识地进行呼吸训练,通过控制吸气和呼气过程来激活体内能量,能够有效放松身体、缓解情绪并促进睡眠。

具体做法是呼吸时尽量扩张胸廓幅度,闭上眼睛后依然保持视线向前。过程中出现打哈欠、流眼泪等均属正常反应。建议睡前进行15-30分钟的呼吸训练。

运动是天然良药

运动是缓解抑郁和焦虑的天然良药,但需顺应自然规律把握运动时机。人体精气神在夜间趋于收敛和闭藏,此时运动会扰动体内阳气,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浅薄多梦,因此建议在日出之后再进行。

同时需量力而行,可结合自身爱好、习惯、年龄、性别、体质、体力和客观环境条件,选择1-2项适合的体育活动。无论是增强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提升肌力的抗阻训练,还是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注重身心协调的传统锻炼方式,只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均能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促进情绪稳定。

中医妙法管理情绪

推拿特定穴位能有效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流通,从而舒缓情志。日常居家保健认准3个位置:经常按摩百会穴有助于提升阳气、安神定志;出现悲伤哭泣、焦虑不安、心慌意乱、紧张恐惧等情况时,可重点按揉内关穴;对于心气不足、全身乏力、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的人群,经常点按神门穴有显著调理作用。(刘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