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聚焦“需要什么补什么、缺什么练什么”,文中企业构建起产业工人“思想淬炼—技能提升—实战检验—创新突破”的成长闭环。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了从“技能型”向“全能型”、从“执行者”向“守护者”的跨越。 8月21日,在中国石化湖北石油易捷服务“最强营销”比武决赛的巅峰对决中,来自荆州松滋城关加能站的肖芳芳勇夺门店店长组“陈列之星”金牌,她表示,考的就是平时做的,自己能够走上领奖台,得益于企业的日常培训体系。 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过程中,中国石化湖北石油锚定“政治引领、技能提升、使命践行”核心目标,创新打造“一党校一展馆三基地”思想教育矩阵,举办湖北省石油系统核心岗位产业工人骨干培训班200余期,培育出“进党校强党性,进展馆聚合力,进基地振精神”的思想教育培训特色,为产业工人队伍注入了强劲动能。 党校引领,筑牢政治根基 作为产业工人队伍的“红色熔炉”,湖北石油党校始终将政治引领摆在首位,以联学共建为根基,每年“进党校强党性”已成为公司党员干部的思政必修课。通过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集训班”等课程,把党的创新理论精准传递到加能站、油库专业线条等一线岗位。 “深化校企合作是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能源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湖北石油副总政工师任莉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湖北石油党校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上表示。此次活动,挂牌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以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教育强国建设为主线,以“党建课题、实践育人、红色宣讲、实习就业”为抓手,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深度校企合作。 “参加思政课的学习,让大家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了更深的领悟,特别是对‘端牢能源饭碗’相关论述的解读,让我们对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有了更深认识,将更好履行交通能源主渠道的社会责任。”在理论联学研讨班上,荆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荆州石油党委书记梁卫华分享学习体会。 沙市锣场东加能站党支部书记、站长尚梅玲通过进党校学习,深刻体会到党支部在思想引领、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中的核心作用。她在站里开设“班前微党课”,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每日金句”“红色故事分享”活动,将党的创新理论与油品保供、安全生产结合,让理论学习从书本走向岗位。 据了解,近三年来,该党校培训员工近万人,将思想引导与业务指导相结合,推动党员亮身份、员工亮承诺,培养出一批“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 展馆赋能,传承使命基因 “‘为美好生活加油’的使命,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与坚守!”2025年新入职员工汪子轩在参观企业文化展馆的心得中写道。 该公司企业文化展馆以“石油精神”“石化传统”为核心,通过实物陈列、场景还原、互动体验等方式,串联起湖北石油从“人拉肩扛”到“智能赋能”的发展历程,展馆内大量文字、数据、声像、图片、实物呈现企业70年发展历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一起拼”的企业文化。 展馆不仅是“精神课堂”,更是“初心考场”,新入职员工第一课必到展馆,通过老石油人“雪夜送油”“震区保供”等故事,深刻理解“能源保供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内涵。 “师傅,我们给您带来了方便面、热水,泡一碗吧。”2024年春节期间,湖北遭遇罕见冻雪天气,湖北石油成立上百支应急突击队,将加能站变作“司机驿站”,加油员化身“服务员”,有的还主动走上高速公路,为滞留司乘人员全力提供暖心服务。 湖北省石油系统员工定期在这里开展“岗位对标”活动,对照先辈找差距、立足当下谋突破。如今,展馆年均接待职工及社会各界参观超2万人次,“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精神基因已融入产业工人的日常工作,成为他们坚守岗位、服务社会的精神密码。 三大基地,锻造技能铁军 “三基地”,即抗疫基地、长江大保护基地、教育培训基地。聚焦“需要什么补什么、缺什么练什么”,构建起产业工人“思想淬炼—技能提升—实战检验—创新突破”的成长闭环。其中,位于荆州的教育培训基地,开设了思政教育、职业技能、安全操作等必修课,每年举办培训班上百期,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成为该省石油系统产业工人的“思想加油站”“人才孵化器”“服务桥头堡”。 “‘踏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深深感化了我。”在培训教育基地参加完“石理春风”思政教育的仙桃黄金加能站站长杨培艮回到站里,现学活用,针对场地排队加气车辆较多,现场秩序维护难度较大等现状,随身配备小喇叭,每天在现场进行疏导,还给外地客户提供免费洗浴、晾晒衣物、收发快递、免费住宿、开水供应等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喇叭站长”。 在荆州油库的储罐区旁、江津西加能站的加油机前,培训教育基地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新员工实训教学”正火热展开。几位身着蓝色工装、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化身“实战导师”,带着刚入职的同事穿梭在作业一线,用手把手示范、面对面答疑的方式,让新员工们在真实场景中触摸企业的脉络。 “把课堂搬到现场,让理论接上地气”,这是该公司职工继续教育的核心思路。“一党校一展馆三基地”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实现了从“技能型”向“全能型”、从“执行者”向“守护者”的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