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匠心筑安途 周玉成/文 在中国万里铁道线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深扎大地的根系,沉默坚韧却支撑着钢铁脉络的基石;他们似无形的臂膀,将满腔赤诚熔铸进钢铁巨龙的质量与安全命脉。他们是铁路建设工程的“守护神”,用责任与工匠精神,捍卫着每一寸延伸的轨迹。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上海华东铁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的项目总监凌超,便是其中一位矢志不渝的执盾者。 今年43岁的凌超,以恪尽职守为根,以勤奋敬业为枝,描摹出“华东监理”的品牌形象。“星级监理人员”、“优秀总监”的荣誉,如同星河洒落的点点辉光,温柔地照亮了他逐梦的长路,也映照着他恪守的初心。 2016年4月,怀揣对铁路建设的挚爱,凌超投身于华东监理公司麾下的徐宿淮盐铁路工程。自此,“打铁先须自身硬”的箴言便烙印进血脉,成为他灵魂深处不可撼动的信条。晨曦初露,他已是工地上最勤勉的“蜜蜂”,不知疲倦地穿梭于钢筋水泥丛林。目光如炬,精准“扫描”每一个数据、每一处细微;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他又化身沉默的卫士,伫立的身影宛如暗夜里的灯塔,明察秋毫,旁站巡查,只为维系那份宁静的安然。 铁路监理的责任就是严格管控全过程施工,他坚守“宁可听骂声,不怕得罪人,不当工程罪人”的信念,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关。有一次,桩基施工验收现场,凌超俯身钢筋笼侧,指尖轻抚焊缝突起处,骤然眉心紧锁:“此处焊缝不饱满,必须补焊!”施工人员低声嘀咕:“这点瑕疵,不打紧吧?何必小题大做。”凌超当即正色回应:“钢筋笼是桥墩的筋骨!筋骨不牢,何谈稳固根基?一丝隐患,后患无穷!立即补焊,务必达标,否则不得继续!”正是这字字千钧的“筋骨之辩”,奠定了工程磐石般的根基。 光阴流转,凌超的足迹踏遍大江南北。2019年6月,在完成徐宿淮盐铁路工程监理任务后,他旋即挑起砀山S401上跨陇海铁路立交桥工程监理组长的重担;继而于2020年10月,履新京沪高速公路跨陇海铁路改扩建工程监理副总监;至2023年7月,又受命担任淮宿蚌V标、G36宁洛高速公路工程监理总监代表;今年伊始(2024年3月),他再执牛耳,出任合肥市三十埠桥改造工程监理总监……每一个项目,都是一部厚重的无字书。他以脚步丈量,以汗水为墨,在工程的肌理中书写着自己的淬炼与蜕变——从初出茅庐的监理员,到独当一面的项目掌舵人。风雨将他砥砺成参天巨木,而他更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凝聚团队,在工程建设的惊涛骇浪中破冰前行。晨起早点评,号令如战鼓,激荡团队磅礴斗志;夜幕低垂,他则化身诲人不倦的夜校老师,将安全技术与职责使命,春风化雨般融入同仁心间,点亮前行的明灯。 常说:“高铁建设是国字号工程,安全质量大于天,百年大计践于行,不能有丝毫马虎。”在每月的工地例会上,凌超直面潜在问题,剖析一针见血,字字珠玑;提出的方案精准有效,对质量与安全毫厘不差。他敢于“红脸出汗”,力行超前防范,甘做未雨绸缪的“事前诸葛亮”,为安全施工夯实根基。在他与团队的躬耕笃行下,G36宁洛高速公路监理项目成绩斐然:于2023下半年及2024上半年,在安徽上铁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信用评价中蝉联第二名;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上海东华地方铁路开发有限公司的双重预防机制核查及2024年度安全优质文明工程检查中广受赞誉。2024年,他荣膺公司“优秀总监”称号,实至名归。这些璀璨的荣誉,是时光馈赠的勋章,无声诉说着他的执着与心血。 守护之路,常临深渊。2024年4月28日,一个棘手挑战摆在面前: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34#墩身处京沪线上下行两线的夹缝之中,桩基与桥梁下部构造施工难度陡增,风险极高。原方案计划在两线间狭窄空间使用汽车吊吊装钢筋模板。凌超数次亲临现场,目光如尺,精确丈量着每一寸间距,计算着“安全”的唯一角度。他敏锐地预警:“两线间距过窄,汽车吊作业极易倾覆侵限,后果不堪设想!”刻不容缓,他立即召集施工方人员,在工地现场展开紧急“会诊”。众人各抒己见,权衡利害。最终,在凌超的坚持与主导下,果断敲定优化方案:摒弃风险巨大的机械吊装,全部采用人工现场绑扎钢筋;墩柱和盖梁一律使用木模板,人工安装加固。最大程度地将对京沪铁路大动脉运行安全的影响降至零点。方案获准后,凌超昼夜钉守一线,如同最精密的刻痕机,将安全监理规范的铁律,深深楔入每一粒砂石、每一根钢筋的缝隙,确保万无一失。 面对2024年多达十次的二级封锁施工挑战,他以工匠般的严谨与审慎雕琢方案,精准洞察每一细微隐患,悉心指导施工单位完善细节。他科学布阵监理力量,织就严密防线。无论是酷暑炎炎,汗水一次次浸透衣衫又风干,凝结成地图般的盐渍;还是天寒地冻,十指冻得通红僵硬,他始终如定海神针般坚守阵地,高度戒备。严查通道门看守、防护员履职、安全警戒设置、施工计划落实……确保检查无盲区,管控措施落地生根,将风险扼杀于萌芽。仅在G36宁洛高速公路上跨京沪铁路立交桥一役,他就发出总监巡视记录69份、监理工程师通知单76份、监理工作联系单14份,揪出安全质量隐患逾300条,并以雷霆手段高效组织整改闭环,整改率高达百分之百,为工程安全竖起最坚实的屏障。最终,项目以“零缺陷”的完美姿态收官,赢得建设指挥部的盛赞,也为他的职业生涯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手机:13013966269(微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