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秋风送爽,新学期如期而至。随着中小学、幼儿园陆续开学,校园食品安全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连日来,全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前部署,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及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开展了全覆盖、拉网式的专项监督检查,旨在从严从细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全力护航2025年秋季开学季。
衡水:全力守护秋季“开学第一餐”
热气腾腾的烹饪间、整洁有序的分餐区、身着白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正忙碌而规范地操作着……这不是普通的厨房,而是衡水市一学校集体配餐单位的生产现场。近日,为确保师生“开学第一餐”吃得安心、放心,衡水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的执法人员深入一线,对辖区内配餐单位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请出示一下这批猪肉的检疫合格证明和进货记录。”在原料仓储区,执法人员俯身仔细核对食材标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从货架上的米面油到冷库里的果蔬鲜肉,逐一溯源,严格把关食材准入的第一道关口。
“分餐人员必须严格佩戴口罩、手套,头发全部置于帽内!”在分装车间,执法队员一边检查员工着装规范,一边提醒操作细节。他们不仅“看”得细,更“问”得严,随机抽考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反复强调晨检制度和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你们的食品留样记录需要更详细,样品量必须足额,并标注确切时间。”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深入食品加工操作区域,重点对供餐单位的原料采购、贮存管理、加工制作、餐具消毒、食品留样等环节开展全面细致检查。现场逐一查阅肉类、蔬菜等食材的进货台账与供应商资质,实地查看烹饪区、分餐间的卫生状况和操作规范,同时详细询问员工健康管理及培训情况,强调必须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规范佩戴口罩与手套,确保全流程操作符合相关要求,从源头上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个别区域标识不够清晰、人员服装穿着不规范等细节问题,执法人员已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企业立即落实。
据高新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专项检查覆盖原料采购、贮存管理、加工制作、餐具消毒及食品留样全链条,旨在从源头上杜绝风险。下一步,将继续依托“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加强线上巡查和线下实地核查,实现对学校食堂及周边餐饮单位的全覆盖动态监管,坚决守护好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保定:召开全市校园食品安全警示教育大会
为推动校园食品安全全链条主体责任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全市“校园餐”治理水平,日前,保定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在百世开利会展中心组织召开全市校园食品安全警示教育大会,全面打响校园食品安全“保卫战”,坚决守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据了解,这次大会是深入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校园餐”管理部署要求,精准回应群众关切,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的具体行动。会议采取“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模式,通过“法律培训、警示教育、监督抽考”等形式,组织召集市场监管、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全市涉及校园食品安全各环节的生产经营单位共计4000余人,开展了全链条、大规模校园食品安全精准普法与警示教育。
张家口:开展全面开学前安全“体检”
为保障师生饮食安全,张家口市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纷纷行动,开展守护校园食品安全行动。
张北县市场监管局对县域内8个学校食堂开展全面开学前安全“体检”。围绕库存清零、食材采购储存、操作间卫生等环节细致检查,针对个别问题,当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立即整改;下花园区市场监管局深入辖区中学食堂和12家校园周边小饭桌开展监督检查。在中学食堂,详细询问食品安全工作,查看关键环节,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对小饭桌重点检查经营资质、从业人员资质、食品留样、环境卫生等。检查人员当场明确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要求和期限,后续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对整改不到位或拒不整改的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赤城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全县学校食堂、小饭桌负责人等召开2025年秋季校园食品安全培训会,强调校园食品安全重要性,解读相关规定、讲解风险点与自查要点,要求开学前自查整改,隐患排查整改率达100%。新学期,该局还将开展专项检查,完善“培训+监管+抽检”模式,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本报记者董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