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 李俊红
“今天白天最高温度30℃,湿度55%,风力1级......”10月9日上午,在湖北大冶有色冶炼厂熔炼车间二班的排班室里,安全员肖劲松在班前安全会上播报的天气预报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早就摆脱了看天吃饭的状况,这天气预报与安全生产关系大吗?
其实从科学角度来看,抛开人的技能、体力、精神、情绪、责任心等因素,环境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不容小觑。安全工作要想做到防范于未然,必须形成了一种时时安全、刻刻遵守的安全文化,从细微之处着手,防微杜渐,而要确保安全,我们也不妨将天气预报融会贯通到企业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之中。
温度:作业过程中,过低、过高的温度除了会直接影响人的工作情绪、疲劳程度与健康,从而使工作效率降低,造成工作失误和事故外,还会在夏季高温作业条件下,造成机器设备出现过热现象,频繁出现跳机、停机等故障,导致作业时间变短,作业效率低下,稍不留神甚至会出现烧毁等重大事故;而冬天温度低时,容易出现设备内部部件冻结在一起,出现启动不了,保养、维护、清洗难度加大等症状,部分闲置设备暴露在雨雪冰等恶劣天气里,甚至会出现冻坏、冻裂的现象。
湿度: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在高湿的环境下,人体免疫力下降,可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出现“桑拿天”“秋老虎”等高湿高温的恶劣天气,由于汗液蒸发缓慢,特别是从事重体力劳动者普遍会感觉酷暑难耐,出现热疲劳,意识丧失,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中暑的症状;而冬季湿度过低,将导致人体不适及粘膜干燥,从而引发流鼻血和感染等问题。在设备运行中,潮湿会导致霉菌大量快速繁殖,而霉变、锈蚀对机器设备损害是巨大的。特别是由于相对湿度过大或凝露,会造成精密仪表设备灵敏度、准确度降低,电器设备频繁出现保护装置动作,甚至放电或烧毁。
风力:民间素有风者,百病之始也之说。如若不注意防风防寒,极其容易产生发热、头项疼痛、恶风、畏寒、咳嗽等症状,导致人的精力、体力、注意力下降,从而成为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井下或是密封场所作业时,风量大小意味着供氧量的多少,关系着员工的生命;起重设备吊装过程中,风会导致被吊物件左右晃动,使作业稳定性降低,危险性进一步加大;风还会造成环保设备的吸烟收尘效率降低,能见度降低,使作业环境变得更为复杂恶劣等,而暴风狂风飓风所带来的灾难,更是毁灭性的。
总之,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艰巨工作,要考虑到影响安全的各个方面的因素,抓住影响安全生产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漏洞,每一个问题,切中要害,方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实现由“我要安全”向“我能安全”的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