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新民
近日,几乎一口气读完长篇小说《狼侠行动》,其深刻的思想性、浪漫的传奇性、鲜明的对比性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该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杨智华创作的抗日战争长篇小说《狼侠行动》体现了“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的抗战精品力作,是对抗战精神的生动阐述。
该书讲述了1943年,日本侵略者在华北地区疯狂扫荡的情节。小说通过“夺粮”主线,不仅刻画了八路军独立营营长肖剑、教导员马冲阵等抗日英雄形象,而且塑造了顺娃娘、顺娃、祝六宝等“匹夫”形象。顺娃娘的丈夫被日本人残忍打死,她带着三个孩子,与日本人黑木、汉奸彪蛮进行机智灵活地周旋,后来还点燃了日本人的炮楼,为拔掉狗儿洼据点立了大功,表现出了身为村党小组长和妇救会主任的良好素质。书的最后写道,多年后已是耄耋老人的肖剑会见当年驻沛镇侵华日军大佐龟岛太郎的孙子时说道:“遗憾的是,你的祖父至死也没明白,他和他的帝国军队走向失败的真正原因,那就是邪恶永远不可能战胜正义。”
该书具有浪漫的传奇性。正如作者在后记所言:我追求的是革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大胆涂抹传奇色彩。比如书中一号人物肖剑,不仅具有革命军人的理想信念,又有任侠孤胆、敢打必胜的突出个性,他智勇双全,有勇有谋,用兵如有神助,屡建奇功,连日军大佐龟岛太郎也不得不承认肖剑简直就是个高超的战争魔术师,计谋高深莫测,战术神出鬼没,将古老的中国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如此描写既让这个主要人物形象鲜明,也为整个作品的战斗性、传奇性奠定了基础。通过民间传说的艺术加工,小说巧妙引入义狼情节。如对义狼助战的描写,就是借鉴了民间口口相传的狼故事和狼传奇,化腐朽为神奇,随情入理地进入故事链,为营造环境氛围、衬托主要人物和深化主题服务。
该书具有鲜明的对比性。在该书后记中作者夫子自道:既要刻画英雄人物的卓越风采,体现人民军队“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的战斗意志和英雄品质,又要忠实于历史事实,避免脸谱化、程式化、概念化的通病。既要通过战士之手痛快淋漓地杀日本人,又要避免把敌人写得过于愚蠢无能。既要努力写好正面人物,也要努力写好反面人物,无论日本人、汉奸,也都应该显得有血有肉有个性,力求真实可信又独特,使其与正面人物相辅相成,起到“怪峰托奇松”的衬托作用。
常言道:画鬼容易画人难,难就难在很难避免脸谱化、程式化、概念化。可喜的是,该书中对敌人的描写,却在努力避免这些弊端,力求塑造全新的、不雷同的人物形象。龟岛太郎是个“中国通”,心狠手辣、诡计多端,他企图用残忍杀害一群狗的手段,来震慑和制服民众,以及龟岛太郎自诩精通中国古代兵法的自负狂妄,都写得不落窠臼。黑木的野蛮残忍,山雄太郎的伪善奸诈,汉奸苟德世、彪蛮死心塌地甘做日本人走狗的丑恶嘴脸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该书通过这些人物不同命运的转化,不仅使作品有了鲜明的对比性、批判性与警示性,而且再次证明了统一战线堪称制胜法宝。坚持和完善统一战线,凝聚民族力量,团结世界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和平力量,不仅对中国过去功莫大焉,而且对于中国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该书的启示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