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二两薄薪 良心千斤

发表于 5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马伯庸《桃花源没事儿》
徐静

得偿所愿,既入手马伯庸新作《桃花源没事儿》,又在他新书分享会上与他面对面。当他谈及“见微”系列——从《长安的荔枝》到这本新作的创作脉络时,我终于解开长久的困惑:文学的意义,或许就藏在能陪我们熬过人生卡顿的文字里。马伯庸的故事便是如此,照见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陪我们走过人生起伏。

“见微”取“见微知著”之意。“见微”系列最动人的魔力,是以极小切口剖开宏大命题,让读者在细碎日常里撞见深刻哲思。《桃花源没事儿》灵感源自《桃花源记》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马伯庸拂去陶渊明笔下“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田园滤镜,将笔触落向人间烟火——这里的桃花源没有仙气,满是妖怪们的家长里短:谁家地界被占半分,哪个小辈惹了是非?琐碎得像巷弄里的饭菜香,热热闹闹。

主角小道士玄穹,堪称“三界最惨打工人”。为谋生在桃花源当俗务道人,日常没有斩妖除魔的壮举,只有调解纠纷、登记证件的杂事:今天劝狐妖别跟树精为半尺地界争吵,明天盯着西海太子别私放洪水淹良田,活脱脱的“妖界居委会主任”,日子成了写满家长里短的台账。可这个看似“没出息”的角色,却戳中当代人的心——他月薪仅二两三钱,应付没完没了的“琐事”,平衡错综复杂的“关系”,像极了被绩效、人际关系压得喘不过气的我们。

玄穹的“穷命”,是全书最犀利的伏笔,也是最温柔的慰藉。他天生“遇财成劫”,沾半点横财就遭天打雷劈,注定困在桃花源做基层道人,断了“一夜暴富”的念想。这个设定戳破当代人的“财富迷信”——当“不富即罪”的焦虑漫过生活,当我们以为“有钱能解决一切”时,玄穹让我们看见:财富受限时,人更能盯住重要的事。调解纠纷时,他看重“邻里和睦”的小功德;阻止洪水时,他惦念“桃花源不乱”的责任。“工资二两,良心无价”,这句话在读者心里激起涟漪。

马伯庸最厉害的,是把桃花源拽进现实,让妖怪的烦恼与我们的生活无缝衔接。青丘狐族考“化形资格证”,像极了现代人挤破头考公考编;就连白素贞,也会为许仙的背叛追要“公道”,活脱脱是当代感情纠纷里的普通人。

这些妖怪的烦恼,与我们为绩效焦虑、为学区房奔波、为感情失眠的愁绪,本质并无不同。我们总以为换个环境能逃开烦恼,却发现走到哪都逃不过“规则”的网和“琐事”的缠。但马伯庸没让故事停在悲观里,玄穹处理琐事的坚持,都是对现实“修罗场”的温柔反抗:帮老槐树精补办“古树保护证”,是对抗功利;阻止强拆狐妖聚居区,是守护善意。这些微小举动,像极了为小区绿化抗议的业主、为流浪动物发声的普通人——我们或许没能力改变世界,却能在能力范围内为人间留份温度。

近年来国内兴起微观史潮流,马伯庸的“见微”系列正是文学领域的微观史实践。在他眼中,只有了解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痛苦与愿景,才能真正理解一个时代。玄穹常说“不沾大因果,攒点小功德”,藏着小人物的生存智慧。他不惦记飞升成仙,不妄想颠覆规则,只在权责里把小事做扎实。

这恰是当代人急需的精神解药。我们总被“宏大叙事”牵着走,渴望成为大人物、做惊天大事,却忘了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在平凡中过日子。玄穹的故事告诉我们:平凡不等同于平庸,琐碎里藏着修行真谛。

就像小区里退休后仍张罗琐事的老书记,看似管“鸡毛蒜皮”,却是维系人间安稳的基石。所谓修行,从不是深山打坐的孤寂、不食人间烟火的清高,而是在琐碎里播下种子——今天多份耐心,明天多份责任,总有一天会发芽,长成守护自己、温暖他人的力量。

合上书,窗外车水马龙依旧,晚高峰的人步履匆匆。每个人都在奔波、烦恼,却也在各自的“桃花源”里坚守。我们或许没有书中的世外桃源,但能在自己的“二两三钱”里守住良心,在琐碎中攒下“小功德”,在这人间种出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