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马钢矿业生态修复公司以党建引领绿色发展侧记 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矿山生态修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答题",也是国有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棋"。马钢矿业生态修复公司党总支紧扣"聚焦矿山生态美,领航绿色发展路"主线,以理论铸魂强根基、以安全护航筑底线、以民生聚力暖人心,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实践动能,在南山区域这片土地上,书写下"党建红"与"生态绿"交相辉映的生动篇章。 理论铸魂,把准绿色发展“方向盘” “只有学深悟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才能让矿山复绿的每一步都走在正确方向上。” 该公司党总支书记在专题党课上的话语,道出了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核心逻辑。 公司党总支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构建"总支带头学、支部跟进学、党员自觉学"三级联学机制,以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依托"第一议题"制度,党总支班子成员率先垂范,系统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国企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各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围绕"矿山复绿怎么干、党员先锋怎么当"开展专题研讨,推动理论学习从"入脑"向"走心"深化。截至目前,累计编发专题学习材料9期,组织党课宣讲6次,切实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护绿、增绿、管绿"的行动指南。党总支为破解"学用脱节"难题,公司创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学习矩阵,结合国资e学、宝武微学院、“美好南山”等线上线下平台,开设"绿色课堂";邀请生态修复、矿山治理等领域专家授课,既强化党员党务素养,更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着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深"的绿色矿山建设骨干队伍,让党员既懂党务、又懂业务,既会管理、又会技术,为绿色矿山建设打造了一支“政治硬、专业强”的骨干队伍,真正让理论学习成为指引实践的"导航仪"。 安全护航,守住生态修复“生命线” 矿山生态修复,安全是底线更是生命线。公司党总支牢固树立"小单位不降标准、小项目不松要求"的底线思维,以“党建+”安全模式织密安全生产防护网。 每年6月安全月期间,"全员安全献一计""心肺复苏技能比武"等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党员带头参与安全知识考试、隐患排查整治,带动全员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浓厚氛围。日常管理中,公司构建"双重防线"保障机制即:业务管理作为第一防线,严控边坡加固、植被栽种、设备运行等关键环节;专业监督作为第二防线,6名专职安全员分片包保,对现场作业实施全流程监管。更值得一提的是,52名党员主动认领"安全责任区"、“党员先锋岗,”严格践行"党员自身(身边)无违章、无事故"刚性承诺,并将其纳入党员评优评先"一票否决"指标,让党员成为安全治理的"压舱石"。此外,公司工会通过职工大会、座谈会等形式,收集职工在劳保配备、安全培训等方面的诉求 12 条,推动解决现场作业防护用品优化、夜间施工照明改善等问题,实现民主管理与安全治理的深度融合,真正将安全防线筑在一线、守在实处。 民生聚力,绘就企地共赢“同心圆” "以前晚上走花山基地主干道,黑灯瞎火的;现在路灯亮堂堂的,心里也踏实!"家住花山基地的职工葛师傅指着新修复的路灯,笑容里满是满意。 党总支始终将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聚焦南山区域生态改善与民生需求,牵头推进两大民生工程:一方面,实施凹山地质文化公园生态重塑项目,将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矿坑改造为集观光、科普、思政教育于一体的生态公园,让"工业伤疤"变身"绿色客厅";另一方面,推进东山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盘活闲置土地60亩,既修复矿区生态,又为发展多样性注入新活力。今年初,党总支在走访中发现花山基地干道20余盏路灯因年久失修损毁,影响职工和居民夜间出行。立即启动"亮灯工程"。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仅用半个月便完成全部路灯更换修复,惠及100余名职工及周边居民。如今的矿区,"四季常绿、层次分明"的生态景观渐次铺展,曾经的"矿山疤痕"正蝶变为彰显绿色发展的"生态名片"。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实干担当谱新篇。生态修复公司党总支以理论武装强根基、以安全治理守底线、以民生实事聚民心,让党旗在生态修复一线高高飘扬,使红色力量成为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的强劲动能。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党建与生态修复的融合创新,为“双碳”目标实现贡献力量,书写更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马钢矿业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