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深化“两进四有” 铸就星级班组

发表于 6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研究背景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班组建设直接关系到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管理效率和职工素质,国能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寿光公司”)在班组建设中认识到,基层班组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上热下冷”,班组内生动力不足。管理层热情高涨,制定方案、开会动员、检查考核,但到了基层班组,却反应冷淡,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具体表现:班组工作停留在”挂牌子、换板子、补本子”的表面文章,没有真正融入日常业务、解决实际问题。
2. 与业务“两张皮”,难以实现价值创造。班组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安全、质量、效率和效益,避免出现“为了建设而建设”。具体表现:开展的培训、会议、活动内容空洞,与班组当下面临的生产难题、技术瓶颈、安全隐患关联不大。
三、“两进四有”班组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两进四有”是一个系统性的班组建设模型,“两进”分别是进基层、进一线;“四有”分别是有目标、有制度、有保障、有提升。它强调了管理重心下移和班组全面赋能两个维度,旨在将班组这个企业最小的“细胞”激活,成为企业提质增效、安全生产和人才孵化的坚强堡垒。
(一)走进基层,搭建管理与一线的“连心桥”
1.筑牢一线堡垒,强化思想引领。将党小组建在班组,是新时代加强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创新性举措。公司在推行“支部建在连上”实践中,将全厂32个生产班组全部建立党小组,实现了党组织全覆盖。在2号机组检修期间,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通过工艺创新将水冷壁换管工期缩短4天,使班组凝聚力指标逐步提升,极大增强了班组的战斗力。
2.搭建沟通桥梁,促进双向赋能。班组党小组每月召开“民主议事会”,2024年累计讨论通过126项合理化建议,其中89项被采纳实施。汽机班党小组提出的”循环水系统运行优化”建议,经党支部论证后推广实施,使机组真空度提高0.5%。建立”班情直通车”机制,使公司的战略意图得到准确传达,避免了信息衰减。
3.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党组织通过创新工作方法持续提升服务效能。创新实施“党员积分制”,将生产经营指标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2024年党员带头完成技术革新项目56项,建立“线上+线下”双服务平台,通过党建信息化系统实时响应职工需求,问题处理平均时长从72小时缩短至24小时。
(二)深入一线,争做攻坚克难的“主心骨”
1.践行“一线工作法”,实现角色转变与效能提升。项目管理人员与领导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实现从指挥员到战斗员的角色转变。领导班子成员每月至少参加2次班组安全活动,每年在检修高峰期与工人共同值守关键岗位不少于7天。通过“沉浸式”下沉,管理人员共发现并解决制度与实操脱节问题56项,有效避免了风险作业。
2.强化“身影管理”,发挥带头示范与协同攻坚作用。领导干部的“身影管理”成为最有力的动员方式。公司生产领导带领中层干部驻扎检修现场21天,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期间发现并处理了汽轮机高压缸效率偏低、锅炉再热器超温等隐患。这种“干部带头冲、团队跟着上”的实干作风,使大修工期较计划提前5天完成。
3.构建闭环机制,推动问题解决与系统优化。构建“发现问题-解决隐患-优化系统”的闭环机制成效显著。公司推行“日分析、周计划、月总结”的闭环管理,2024年管理人员通过参与班组实践,推动开发了智能隐患排查系统,实现隐患上报、整改、验收全程线上管理。
(三)明确目标,点燃集体奋斗的”助推器”
1.创新星级评价体系,实现量化精准管理。公司创新性地动态修编《星级班组建设管理办法》,将抽象的管理要求转化为量化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包含安全环保、基础管理、创新创效三大维度,细化为67项具体评价标准,每项均设定了可测量、可考核的量化指标。
2.构建三级联动机制,确保目标层层落实。为确保目标落地,公司构建了“公司-部门-班组”三级联动管理模式,各层级职责清晰、协同发力。公司层面聚焦顶层设计,每年组织修编制度标准,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设备维护部通过建立“班组建设月度例会”制度,将67项标准分解到月度工作计划中;运行部创新实施“值际小指标竞赛”,将发电煤耗、厂用电率等关键指标与星级评价直接挂钩。
3.实施差异化目标管理,推动精准分类施策 。根据检修、运行、技术支持等不同班组特性,量身定制建设目标和管理细则。对于检修班组,重点考核设备检修一次合格率、技改项目完成率等指标;对于运行班组,突出机组经济运行指标、操作无误率等要求;对于技术支持班组,则关注技术监督有效性、科技成果转化率等维度。
(四)恪守制度,划出公正高效的“同心圆”
1.制度建设是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石。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坚持“制度先行”原则,近年来组织修编了43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了涵盖锅炉、汽机、电气等8大专业共126个岗位的《标准作业流程手册》,累计达2000余页。该手册不仅详细规范了操作步骤,还标注了风险点和控制措施,成为班组职工的“必知必会”内容。
2.行为规范是制度落地的重要保障。创新实施“安全积分制”,将安全生产与星级班组绩效“硬挂钩”。每位职工初始积分为12分,对违章行为按严重程度扣分,年度积分低于6分的取消评优资格。同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对及时发现隐患、制止违章的行为给予积分奖励。公司还推行“安全互保”制度,要求同一作业面的职工结成互保对子,互相监督、互保联保,有效规范了职工的日常作业行为。
3.文化引领是制度执行的深层动力。通过开展“今天我当安全员”轮值活动,让每位职工亲身体验安全管理,增强责任意识。每月组织“安全之星”评选,对表现突出的职工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2024年,公司共评选出”安全之星”36人次,通过制度约束、行为规范和文化引导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安全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五)夯实保障,营造安心温暖的”大家庭”
1.经验共享促提升。建立常态化班组建设交流机制,每季度组织跨部门、跨专业的经验分享会,打造开放共享的学习平台。2024年共举办4期“星级班组经验交流会”,累计参与达120余人次。在最近一期交流会上,金牌班组电气二次班展示了其创新的”安全树”学习法,通过将安全知识点系统梳理为树状结构,使职工掌握率提升至95%。
2.文化建设聚人心。深入开展班组文化建设工程,通过组织文化墙设计大赛,共征集作品86幅,最终评选出20个优秀设计方案并落地实施。运行部三值设计的”安全堡垒”文化墙,以安全天数倒计时和职工家庭合影为主题,增强了职工的安全责任感。2024年共表彰42名优秀职工,职工满意度达到历史最高的95%。
3.“健康国能”暖人心。大力推进”健康国能”工程,投资建设了4个健康小屋,配备智能体检设备,为职工提供免费健康监测服务。2024年累计服务职工200余人次,及时发现高血压等健康隐患7例。建立班组心理疏导员制度,培训取证心理疏导员12名;实施“师带徒”爱心工程,为12对新结对师徒,颁发师傅合同,这些举措使职工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六)追求提升,打造自我实现的”赛马场”
1.抓好“领头雁”工程。牢牢抓住班组长素质提升这个关键,年初制定培训计划,举办公司班组长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把安全培训、素质提升、管理提升一体结合,打造班组长“加油站”。近年来从班组中共走出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潍坊工匠3人、寿光工匠4人,2个基层班组获评集团金牌班组,1名班组长获评金牌班组长。
2.做精做强“一杯两赛”。围绕公司安全生产、机组检修等中心任务开展“国家能源杯”绿色发展劳动竞赛和智能建设技能大赛,策划全年竞赛项目,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结合机组检修开展检修劳动竞赛,围绕安全、质量、进度等五个方面开展检查评比4次,助力机组检修任务圆满完成。
3.创新创效创价值。不断提升创新在星级班组创建中的权重,广泛开展质量管理劳动竞赛和青年创新创效劳动竞赛,鼓励职工“揭榜领题”,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组织生产专业成立11个质量管理小组,每个小组每年至少完成一项创新成果。扎实开展创新创效工作,成立4个创新创效工作室,着力推进创新工作室的创建、评选、成果转化等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