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回复: 0

筑牢生命防线工会“救”在身边

发表于 昨天 1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安徽多地工会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织密职工安全防护网
   期次:第8660期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的应急救护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切实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安全,近日,我省多地工会积极行动,联合红十字会、卫健委等专业力量,开展了一系列以“救在身边?工会同行”为主题的应急救护培训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学习热潮。

来安:送教入企授技能 69人获救护员证书

“按压要有力,再来一次!”在安徽金禾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培训室里,一名职工正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红十字会讲师耐心指导。一次次按压,一次次纠正,原本生疏的动作逐渐娴熟起来。

9月4日下午,来安县总工会联合县红十字会开展“救在身边·工会同行”应急救护培训,来自企业一线的 80 余名职工参加。培训采取“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的模式,课程涵盖围绕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烧烫伤处理等实用技能。经过严格考核,69 名职工顺利获得救护员证书,成为企业里“会急救的人”。

“以前真没想过自己能掌握这些技能,现在感觉遇到突发情况也敢上前了。”一名通过考核的职工在结业时说。

从掌握一项技能,到提升一份自信,再到守护一群人的安全,这场培训的意义远不止一纸证书。近年来,来安县总工会持续把职工的健康与安全作为重点,常态化开展送清凉、送健康、送技能等活动,把工会的关怀送到生产一线,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职工幸福生活和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埇桥:联动机制强推进 培训覆盖超2000人次

“按压时掌根要紧贴胸骨,频率保持在每分钟 100 到120 次,深度控制在 5 至 6 公分……”近日,宿州市直工会“救在身边·工会同行”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现场,专业讲师一边演示心肺复苏动作要领,一边细致讲解。埇桥区选派的6名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学习,经过理论笔试与实操考核后全部顺利通关,这正是埇桥区总工会持续推进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工作的生动一幕。

培训中,讲师团队以“场景化教学+实操演练”的模式展开授课。从家庭常见的气道异物梗阻场景切入,通过模拟演示与分组练习,让学员快速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要点;在心肺复苏与AED使用教学环节,讲师借助人体模型逐项演示动作细节,学员们轮流上手实操,讲师则逐人纠正按压角度、呼吸配合等问题,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核心技能。

近年来,埇桥区总工会联合区救援队、红十字会构建联动机制,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职工关爱服务重点项目,持续推动培训“五进”——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校园、进机关。针对制造业工人、外卖骑手等重点行业从业者,定制包含机械伤害应急处理、高温中暑应对等内容的专项课程;结合校园场景,为师生开展溺水急救、运动损伤处理等针对性培训。仅今年以来,已开展常态化培训 10多场,覆盖职工群众、师生等群体超2000人次。

“救在身边·工会同行”活动的深入开展,既是埇桥区总工会做实职工服务的具体实践,更在潜移默化中织密生命健康防护网。如今,掌握基础急救技能的职工遍布全区各领域,“遇险能救、互助互救”的场景不时上演,“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愈发浓厚,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筑起了坚实的“应急防线”。

广德:线上线下”结合 分批次推进救护培训

9 月 4 日上午,广德市总工会联合广德市红十字会组织第一批次26名职工参与“救在身边?工会同行”应急救护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扎实筑牢职工安全防线。

本次培训分两个阶段推进,线上理论阶段依托在线学习平台,聚焦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核心内容,方便学员灵活安排学习时间。线下实训阶段,根据线上学习进度有序开展,包含笔试与实操,确保培训质量。实操培训由广德市红十字会讲师现场授课,通过模拟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流程、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要点、创伤止血包扎等实用技能,一对一指导,确保学员熟练掌握要领并现场依次对学员进行考核。培训中,学员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表示自己的应急技能得到提升,在面对紧急救护情况时更有底气和能力。

接下来,广德市总工会将强化“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责任意识,持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继续做好后续各批次活动的开展,将工会服务延伸至职工安全保障一线。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实用的应急救护培训,各级工会不仅有效提升了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更营造了关爱生命、重视安全的社会氛围,彰显了工会组织在推进公共安全建设、服务职工群众方面的积极作为。(廖玉欣 曹杰 杨柳 本报记者 刘艳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