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用一碗汤饭让游客当场下单邮寄,餐馆变“特产代言人”—— 冰城姑娘返乡创业 “东北味道”香飘全国

发表于 8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哈尔滨日报记者 周辰文/摄

异乡打拼20年后,“80后”哈尔滨姑娘安娜今年回到家乡,短短三四个月时间,已在哈市开起3家餐饮连锁店——小朱家村汤饭。对于安娜和她的合伙人来说,这不仅是餐馆,更是他们将黑龙江好大米推广到全国各地的一个窗口。截至目前,安娜和她的伙伴已将这家连锁店开到了包括牡丹江、哈尔滨、珠海等地共13家店,用一碗香喷喷的米饭,让更多人迷上东北味道。

安娜讲述创业心路历程。

北漂打拼

奋斗中积攒创业“底气”

2002年,18岁的安娜因家庭变故踏上北漂路。“那时候我就想着出去闯一闯,可是想在北京站稳脚太难了。”她回忆道。初到北京,安娜从酒店服务员做起,端盘子、擦桌子,什么苦活儿脏活儿都干过。没钱租房子时,火车站她也睡过。

安娜边工作边挤时间自学,在生活稍稳定之后,参加了成人高考。“别人下班逛街,我泡书店看管理类的书。别人周末休息,我借证件去学校听讲座。”安娜说。凭着这股韧劲,她从服务员一步步做到酒店领班、主管,再到经理、运营总监。20年里,她参与过多家大型酒店的全流程运营,从选址评估到客户留存,不断积累经验,后来这些经验都成了她自主创业的“底气”。

2010年起,安娜开始“跨界”创业。她瞄准高校“刚需流量”,从大学食堂档口起步,卖起了烤猪蹄。为了保证口感稳定,她筹钱建起小型加工厂,解决猪蹄去腥、高温卤制、冷链配送等一系列难题。最火的时候,安娜的烤猪蹄档口,从一所高校开到了七八所高校。她还经常开着冷藏车,将半成品的猪蹄一家一家送到每一个档口,一忙就忙到后半夜。

后来,安娜又陆续开了奶茶店、花店……创业有赚有赔,但每一次试错都让她更懂市场。2018年,长期高强度工作让她的身体亮了“红灯”。经历了两次手术后,安娜躺在病床上重新思考人生:“以前总想着‘往外闯’,现在最想的是回家乡。”

返乡开店

让东北味道“走出去”

两年前,经一位老友介绍,安娜结识了牡丹江的小朱家村汤饭创始人程连坤。程连坤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在村里建大米合作社、搞乡村旅游,打造起小朱家村汤饭品牌。

“咱们东北的大米好吃,在全国都有名。小朱家村的大米是生长在火山岩土壤上的石板大米,口感饱满扎实。通过连锁餐饮的方式将东北的好物产推广到全国各地也是个好想法。”安娜决定加入成为项目合伙人。彼时,小朱家村汤饭已在牡丹江开了6家店,口碑不错。回到哈尔滨后安娜发现,不少餐饮品牌缺标准化运营,而做管理和运营正是她的特长。

如今,品牌已在牡丹江、哈尔滨、珠海等地一共开起了13家连锁店,每天仅大米的销售量就达千斤以上。“这个暑期,来到哈尔滨的游客在我们店里就餐之后,经常有再买上两箱大米邮寄回南方的情况。还有东北的黑木耳、蘑菇,也很受游客欢迎。尤其是品尝过后,感觉真的好吃,他们就会买一些带走。”安娜说。

位于南岗区学府东四道街的小朱家村汤饭门店设计处处藏着巧思:墙面画着小朱家村的田园风光,装饰摆着稻穗、渔篓,顾客吃饭时,能顺带感受东北的稻田文化、渔猎文化。元气脊骨汤饭是点餐“爆品”——两大块脊骨泡在醇厚的牛骨汤里,配着颗粒分明的石板米饭,好吃又暖胃。安娜说,做生意还要有诚信,她想让大家知道,东北不只有大锅菜,还有精致的家常味道。“我们所有的食材都是当天现做。店里常有孕妇来喝汤,我会主动说,如果住的近可以带个桶,回去时带走一些汤,纯骨头熬的汤放心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