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回复: 0

一纸评语,两代师心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九月的风裹挟着桂香漫进窗棂,女儿正伏案批改学生的周记,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那专注的模样,竟与四十多年前的班主任胡老师渐渐重叠。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个自卑怯懦的小男孩,仿佛正从时光深处走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纸条。
小学三年级转学时,我像只受惊的雏鸟,总缩在教室角落。新班主任胡老师是位头发微卷的女老师,笑起来眼睛会弯成月牙。可我最怕她的目光,每次课堂提问,我都把头埋得更低,生怕与她对视。有次语文公开课,她点名让我朗读课文,我紧张得声音发颤,字音读错了大半,脸颊滚烫,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原以为会迎来批评,她却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声音很干净,只是太紧张了,下次试着看着老师的眼睛读,就像和我聊天一样。”
那天放学后,胡老师叫住了我,递给我一张折成小船的纸条。我攥着纸条跑回家,小心翼翼展开,上面是她娟秀的字迹:“你就像藏在蚌壳里的珍珠,只有勇敢打开壳,才能让别人看见你的光。明天试着和同桌说一句话,老师相信你。”那晚,我反复摩挲着纸条,那句“老师相信你”像一束暖光,照进了我封闭的内心。
第二天,我鼓足勇气,在同桌递来橡皮时,小声说了句“谢谢”。她惊讶地看着我,随即露出笑容:“不用谢,以后我们一起玩吧。”那声回应,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与人交往的大门。胡老师又悄悄给我安排了“任务”——每天帮她收发作业本。起初我还是拘谨,可每次她接过作业本时,都会和我聊上几句:“今天数学课听懂了吗?”“你同桌的辫子扎得真好看。”渐渐地,我开始主动和同学说话,课堂上也敢举手回答问题了。
小学毕业那天,李老师送给我一本笔记本,扉页上写着:“自信的人,自带光芒。愿你永远做个眼里有光的男孩。”
如今,我的女儿也穿上了教师制服,站在了三尺讲台前。她常说,小时候最难忘的,是爸爸给她讲胡老师的故事,那些故事里藏着教育的温度。去年教师节,我们一起回了小学母校,胡老师早已经退休,头发花白,却依然精神矍铄。女儿捧着鲜花上前,轻声说:“胡老师,我爸爸常说,是您让她学会了自信,而她又教会了我,要做个温暖的老师。”
胡老师笑着看向我,眼中满是欣慰:“当年我就知道,你这颗珍珠,一定会发光。现在,还点亮了另一盏灯。”
窗外的桂香更浓了,女儿批改完周记,抬头冲我笑:“爸爸,你看这个学生的周记,说我像姐姐一样,他终于敢主动提问了。”我望着她眼中的光,忽然明白,师者的爱与责任,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而是像接力棒一样,在一代代人手中传递。那张泛黄的纸条,那句温暖的鼓励,不仅治愈了我的童年,更滋养了两代人的师心,在岁月里,绽放出永不熄灭的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