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劳动报记者 梁嘉蕾) “这里有国内最顶尖的专业知识、技术标准和师资力量,没想到这些资源会向行业开放培训,辐射至整个航运业。”顺利从海事工匠学院首期高级船员专题培训结业,外运集运船队船长张胜明收获良多。
近日,海事工匠学院与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携手启动首期高级船员专题培训,以“工匠引领”深化产教融合,为27名船员带来一场聚焦实战、注重素养、贯通管理与安全的专业化培训。
“工匠引领”教学特色
自今年4月正式揭牌以来,海事工匠学院已吸纳200余名高技能人才作为师资团队,建成了涵盖20个海事专业类别、350余门专业课的课程库,并多次组织开展海事人才精技砺能活动。
9月4日,学院再迈大步,与中外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签署《培训合作备忘录》。
作为一名海上经验丰富的高级船长,培训、受训经验丰富的张胜明给出了“已经超越了基本的证书考取”的高评价,“这种深度培训更加侧重于培养船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职业荣誉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如他所说,海事工匠学院充分发挥了“工匠引领”教学特色,上海工匠、上海海事局专业领域首席赵林,上海海事局专业骨干人才鄢和诚等行业专家纷纷亮相培训课堂,通过案例复盘、小组讨论、互动实操等多元方式,将工匠精神深度融入培训全程。
首创校企合作培训机制
“本次合作是与航运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是精准对接企业‘千企千面’人才培养需求,共建航海人才队伍、共筑海上安全防线的重要一步。”海事工匠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培训课程经系统设计,涵盖船舶安全检查、2025压载水集中大检查(CIC)、IMO最新要求、船岸协同、廉洁教育、劳工公约等多个前沿及实操领域,甚至还有贴心的《船员谈心谈话系列——家和万事兴》EAP心理课程,为企业量身定制培训方案。
参与培训的船员们也纷纷为课程设置点赞,专业学院的课程更贴近国际公约、技术前沿和实操需求,有船员说,“这能为市场化的船员培训树立一个‘高标准’的范本,推动整个培训体系向更规范、更精细、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再办”“多办”“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船员受益”……面对船员们的期待与呼声,海事工匠学院表示,将继续加强与地方政府、航运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合作力度,不断扩大朋友圈,推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全力打造孕育海事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奋斗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