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怀揣“点亮万家灯火”的憧憬,我入职秦岭南麓的商洛发电已两月有余。安全培训的警示、理论知识的滋养、现场实践的历练,这三级台阶,让我从一名懵懂生疏的“新人”,逐渐朝着合格“商电人”稳步迈进。 安全为基,筑牢发展底线 刚入职的安全环保培训,于我而言不是简单的流程,而是一堂与生命和生态紧密相连的“必修课”。从正压式呼吸器的气密性检查,到AED急救设备的规范操作;从不同类型灭火器的适用场景演练,到心肺复苏按压频率与深度的精准把控……每一次实操练习,在我脑海中都勾勒出身后秦岭的苍翠轮廓。我深知,在这里一个小小的安全疏忽,影响的不仅是设备运行与人员安全,还可能破坏这片区域的青山绿水。正是这份特殊的责任,让“安全第一”的理念,从纸面要求变成了我刻在心底的行动准则。 理论为翼,深耕专业知识 在理论培训阶段,我系统学习了脱硫脱硝工艺、电气设备原理及热工控制系统等核心内容。从烟气净化流程到电气接线规范,从热工信号连锁到DCS基本操作,SAMA图的绘制和解读,这些知识逐步搭建起我对电厂生产系统的整体认知,让我明白了自动化保障安全运行的关键作用。这些理论知识,让我清晰认识到:商洛发电的生产,从来不是“重能源、轻环保”的单向输出,而是在能源保供与生态保护之间寻找最优平衡的生动实践。 实践为帆,驶向成长彼岸 如果说理论是成长的“翅膀”,那现场实践就是让翅膀真正有力的“劲风”。进入生产现场后,我紧跟师傅们的脚步,在巡检路上、操作台前、检修现场,一点点解锁“纸上知识”到“实操能力”的转化密码。巡检时,师傅细心讲述如何通过听设备异响、看仪表波动、摸管道温度,快速判断设备运行状态。遇到参数接近警戒值,师傅会耐心讲解“为何这个数值要重点关注”“调整时要遵循什么逻辑”,让我明白每个数据背后都是设备安全与环保达标的责任。机组检修时,从密封垫的拆装技巧,到专用工具的选择使用,再到检修后设备调试的关键节点,师傅们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让我不仅掌握了操作要点,更感受到了一线人员的极致追求。 入职以来,每一步的成长都浸透着商洛发电无尽的关爱。未来,我会继续积累经验,在守护电厂安全、保障民生福祉中书写更多、更动人的“商电故事”。(商洛发电 刘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