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孤东采油四矿建立“风险识别体系”认清“危险源”
赵华
作为石油采掘业的一线采油生产单位,安全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中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四矿通过构建并实施了“风险识别体系”,有效地保证了安全生产,连续五年实现安全无事故,连续三年获得胜利油田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采油生产风险识别是指对在采油开发生产活动中所有对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识别的过程,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以清楚地告诉职工风险来自何方,风险是多大级别。没有这项工作,采油生产管理就难以抓住源头,只能在枝节、表象上下工夫,无的放矢。
防范风险,杜绝事故,首要的是找准“危险源”。该矿将日常生产涉及到的所有工作划分为动态、静态两种项目内容,其中动态项目分为井站班组、后勤班组,井站班组包括35项可预见性风险施工项目,后勤班组包括8项可预见性风险施工项目;而静态项目则包括7项可预见性风险施工项目。在对动态、静态两种项目细分出的50项工作内容中,又进一步明确214个防范控制点,真正让职工认识到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基本防范措施,实现对“危险源”的先知先觉。
以动态项目为例,该矿根据不同岗位工作范围、性质,细分成井站班组、后勤维修和油水泵站等三大类、179个防范控制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措施,既区别对待又寻找共性管理点。如在三大类工作中总结提炼出了动电必须先验电等10个操作共性防范控制点;在井站班组则重点围绕“一扫两洗、四开六调、十二换、十项活”,明确隐患风险点,并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如针对“四调”(调冲次、冲程、平衡、防冲距)工作,明确了加皮带时手抓皮带易夹伤手等11个隐患风险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具体要求制定具体预防控制措施。如针对调平衡工作,结合风险分析,制定了切断电源刹好车、曲柄角度要合适、防止平衡块坠落、开抽时检查周围障碍物并清点人数等防控措施。在后勤维修岗位,进一步明确了炊事、化验、机修、换闸刀、吊转、拉运物品等操作过程的隐患风险点和风险防控措施。在注水、输油站岗位,进一步明确了带电设备设施漏电易触电、油水泵流程憋压易造成伤人、旋转部件松脱飞出伤人等四大危险源和防控措施。真正做到对隐患风险有分析、有对策,明确了每一项施工甚至每一个具体的操作步骤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实现了从源头上执行标准化操作、杜绝习惯性违章。
该矿风险识别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全员性。每一名岗位职工都要践行自己的职责,风险识别是每一名职工的责任。风险识别与控制每一名职工不能置身其外。
超前性。风险识别必须做到超前性工作,提前发现,提前防范,做好各种防范预案。
全过程。风险识别要贯穿生产的整个过程,从开始到结束,从第一个环节到最后一个环节都要坚持始终如一,做到善始善终。
全岗位。风险存在于每一个岗位,风险识别活动应覆盖到每一个井站岗位,通过风险识别将事故消灭的萌芽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