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回复: 0

精打细算,啃下降本增效“硬骨头”

发表于 昨天 20: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清晨六点,当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时,中铁六局利咸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上已是一片繁忙景象。钢筋班班长赵成蹲在切割机旁,手里攥着一段一匝多长的钢筋头反复比划着。“这个长度还能做垫块,千万别当废料处理。”他对身旁的年轻工人说道,随即把钢筋头放进回收箱。——这是项目部“跑冒滴漏”专项治理的一个缩影。

2024年以来,中铁六局路桥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成本控制管理中的主力军作用,深入开展了“跑冒滴漏”专项治理。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公司建立了53项“跑冒滴漏”问题清单,并制定了建议性整治措施。公司各项目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一项一策”,一场全员参与的创新创效活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走进路桥公司利咸项目部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实时数据:混凝土罐车的行驶轨迹、燃油消耗率、钢筋下料损耗统计……这些数据不再是冰冷的报表,而是动态的“成本晴雨表”。“以前查材料损耗,得靠人工盘点,现在北斗+智能终端,连一颗螺丝钉的去向都能追溯。”物资部部长郭令贺指着屏幕上的车辆轨迹说。系统一旦发现罐车绕路或异常停留,立刻自动预警。仅此一项,每月就省下近10万元的运输成本。

在隧道深处,三维激光扫描仪正对初支面进行“毫米级体检”。“超挖1厘米,就意味着多浪费1立方米混凝土。”技术负责人潘智奕介绍,通过“三喷两刮一扫面”工艺配合激光扫描,混凝土损耗率从5%降至3%,单座隧道节约成本超百万元。

在桥面铺装现场,项目部创新采用的桥面铺装智能化标高控制方法,精确控制标高并让混凝土振捣更密实,减少了后期修补的浪费。“以前堵个空洞要浪费几方料,现在一次成型,省料又省工。”现场技术员鲁祥飞指着刚铺好的桥面说道。

节约的风气不仅体现在工程上,也渗透到职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天40人吃饭,比昨天少8个,菜量下调15%。”食堂厨师长边切菜边念叨。自从实行“动态备餐”以来,厨余垃圾减少了一半……项目部办公楼里,电灯开关旁贴着“自然光≥150lux不开灯”的标识。“我们搞了个‘人走电断’突击检查,抓到一次就扣绩效。”综合办主任吴海袁说,现在连实习生下班都习惯性摸一遍插座。

正是始终贯彻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发展理念,路桥公司“跑冒滴漏”专项治理从策划到实施,始终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共鸣,并焕发出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在如火如荼的工程建设中,公司各项目团队既当“开路先锋”,又做“持家能手”,用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谱写着新时代基建人的勤俭节约之歌。在利咸项目部生产例会上,项目书记许彦指着墙上“每一分钱都是筑路石”的标语说:“节约不是抠门,而是对资源的尊重。”如今,这场降本增效攻坚战,在利咸项目部已从制度约束升华为干部职工的行为习惯。

当机械的轰鸣声再次响彻山谷,建设者们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建造,更在于珍惜。(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赖志凯 通讯员 王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