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勇
“10月10日下午,发现赣州站北头15DG岔前有根钢丝绳有断股,安排次日克服;1号道岔滑床板缺油,当时已做处理。。。”这是南昌电务段赣州信号工区工长手中的“一宝”----《信号设备待修本》。它详细记载着每天辖区内信号设备所发现的设备问题,并根据各类设备缺点、隐患的严重程度做出轻重缓急的处理措施,如果一时不能解决的,便将原因和克服时间,处理人员安排情况详细做好记录。
而在工友们手中还有“一宝”----《设备检修本》,上面则对每人每日设备检修、发现并克服和未克服的设备隐患、采取措施和解决方法等详细信息都分门别类地做好记录,工长则在每日检修作业完后及时通过这些记录掌握设备检修情况,在签下自己名字的同时,一些还没解决的设备问题便“搬”进入工长的待修本。
“对于经常有问题见簿信号设备,将它列为‘体弱多病’对象,在日常工作中则‘多关心、多照顾’,我们还会为它建立‘病例’, 及时‘嘘寒问暖’,经常进行‘复诊’,确保设备旧病不复发。”显然,一谈到这两本簿子,工友们都显得非常自得。
别看这小小的两本簿子,却发挥了不可忽略的大效应。有一次,工区邱军峰在处理赣州南站一起设备隐性问题时,由于没能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正而无从下手时,回忆起前段时间曾出现过类似情况,后经调阅“病例”,有效借鉴经验后及时克服了同类型设备隐患。同时,结合设备隐患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设备整治,确保设备相互不被“交叉感染”。
如今,工区里的两本簿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在对设备检修信息进行记录的同时,工友们还将一些业务学习中设备的性能参数、技术数据都一一“塞”了进来,还不时配有一些小小的电路图,为提高检修作业水平的同时还为设备应急故障处理配起了“掌中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