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回复: 0

国标“上新” 护航安全骑行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随笔】
  作者:陈城
  9月1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对比上一版本,此次发布的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技术规范要求有了诸多变化。比如,其强化了非金属材料防火阻燃要求,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提升了制动性能要求,明确了电动自行车使用塑料的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5.5%,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上述变化用通俗语言来表述,就是电动自行车严格限速25公里/小时、降低火灾事故隐患和危害、提升电池使用安全性、有效防范非法改装等。新国标的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限度确保安全。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时常见诸媒体。对于大众而言,电动自行车是便利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工具。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约3.8亿辆,各省已掌握老旧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底数,其中山东、河南、江苏、四川保有量超过3000万辆,有14个省保有量超过1000万辆。
  因此,推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有利于指导厂商制造更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同时还将推动老旧电动自行车更新,是响应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应时之举。此外,新国标中要求电动自行车具备北斗定位、通信与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将为车辆骑乘者带来更多安全防护。
  不安全事件中,很多都是因电动自行车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出现温度异常导致火灾甚至爆炸。增加北斗通信模块实现上述功能,就能够有效监测车辆行驶状态和蓄电池温度、电压等数据,一旦出现异常,消费者将会收到提示,有助于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更为重要的是,北斗通信模块的安装能够实时监测电动自行车车速。电动自行车均须上牌实名。明显超速的数据,会被发送至相应的信息管理平台,这将有效遏制电动自行车解除限速等违法改装行为。此前,工信部针对新国标的主要技术内容问答中还明确,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其他普通家用电动自行车的消费者可自行选择。这也意味着,目前长期存在的同城速递、外卖电动自行车超速问题,或能得到针对性治理。
  此次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的推出,对电动自行车产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有效推动产品迭代和技术更新,提高产品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北斗模块等新技术硬件的加入,也将有效提升电动自行车产品的技术含量,推动其向科技消费品转化,进而惠及广大消费者,让更多群众出行更安全、更便捷。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2日 03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