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回复: 0

从潜艇技术到“零海拔屋”:这些创新正改变我们的出行体验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走进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展厅,一座造型现代的模块化建筑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这是名为“零海拔屋”的创新产品,一款能够将高原环境转化为平原条件的建筑“奇迹”。

“这款产品运用了与潜艇、飞机等大国重器同种舱内环境控制技术”,现场,中建三局的技术人员向观众讲解,“通过实时精密调节室内的压力、氧浓度等关键指标,仅需2分钟就能将高原室内环境调节到平原地区水平,完全满足长期居住需要。”

“零海拔屋”采用航空级笼式钢结构和高效气密设计,历经5年迭代,形成多舱、混凝土、单舱及微压空间四大系列。目前已应用于西藏拉萨、珠峰大本营和新疆红其拉甫边防站等项目,为官兵、游客和高原工作者提供健康保障。

在另一个展台,精密的“空中工厂”模型同样吸引众多目光。这个曾出现在科幻片中的概念,如今已走进现实:装配式建筑造楼机采用落地式独立支撑体系,搭载智能行车系统,实现构件自动吊装和数字孪生管控,随楼层“长高”,可实现1小时内一键升降一个标准层。

智能建造DDE平台的演示更是令人惊叹。据工作人员现场介绍:这是个基于BIM技术的全流程管理平台,核心就是靠数据驱动、人机配合创造价值。从设计开始,各方就能在线协同,生产预制构件数据实时同步,施工中监控关键工序,建成后通过平台完成数字化交付和后续运维。

海绵机场设计采用“飞行区快排+工作区蓄渗”理念,通过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及地下调蓄池控制年径流总量,结合绿色屋顶与生态滤沟,有效缓解内涝并节省景观用水。这种环保创新让机场不仅更智能,也更绿色。

未来机场建设会是什么样子?这些技术创新不仅令人惊叹,更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我们的出行体验。

2025国际机场博览会展示了这样一个未来:技术创新正在让智慧出行从遥远的概念变为触手可及的日常。从环境控制到智能建造,从数字孪生到节能环保,这些创新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出行体验的每一个环节。

当前,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的建设已进入尾声,木质色调的天花呈现出温暖的质感,指示牌的用色也与之搭配,柜台的造型宛如盛开的木棉花,航站楼内还有“骑楼”造型的建筑……不久的将来,当人们走进新建的T3航站楼,可能会惊喜地发现:从地铁出来不用绕路,智能导引系统能精准指引到值机柜台;托运行李后,手机上就能实时查看行李位置;遇到突发情况,一键呼叫就能联系到服务人员。(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蒋添钰 张宸豪 记者 甘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