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不开心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邢承木 于 2025-9-16 11:02 编辑

“不开心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

■邢承木
   今年以来,福建厦门一企业推出每年2天的“不开心假”,另有部分企业设立每月1天的“无理由情绪假”。这些创新举措引发了社会对员工情绪与安全生产关系的高度关注。
   在安全生产领域,员工的负面情绪绝非小事,而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隐患。重视员工情绪管理、为情绪波动提供缓冲空间,既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体现,更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必然要求。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琐事、生活不顺心、情感波折等种种原因,都可能引发人的情绪波动。当员工被焦虑、烦躁、沮丧等负面情绪裹挟时,不仅会降低工作效率,还会放松安全弦、忽视操作规范,从而将自身和他人置于危险境地。
   企业设立“不开心假”“无理由情绪假”,本质上是对员工心理健康的正视与关怀,更是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积极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关注从业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心理疏导、精神慰藉,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生产责任,防范从业人员行为异常导致事故发生。
   这一法律条款将员工心理健康纳入安全生产责任范畴,意味着关注员工情绪不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无理由情绪假”的设立,为员工提供了及时调整状态的时间与空间,避免其负面情绪在工作中不断累积直至爆发,从源头上降低因员工情绪问题引发事故的风险。
   从安全管理角度看,“无理由情绪假”的推行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创新。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多聚焦于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硬件层面,虽然也有企业会排查“不安全人”,关注员工上岗前的精神状态,但这只能算是发现隐患。而“无理由情绪假”的出现,标志着企业开始从深层次关注“人”这一核心要素,即不仅关注人的不安全状态,而且通过放假这种形式,让员工放心大胆地解决情绪问题,从而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回归岗位。
   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既能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尊重,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又能引导员工主动关注自身情绪健康,促使其形成情绪稳定、安全作业的行为习惯。当员工休完“不开心假”或“无理由情绪假”后以更饱满的状态重新投入工作,不仅能减少安全事故,更能提升工作质量与效率,为企业创造不可估量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
   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是关键。“不开心假”“无理由情绪假” 的设立,正是防范情绪隐患、筑牢安全防线的积极探索。期待更多企业能借鉴这一做法,将员工情绪管理纳入日常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建立心理咨询机制、开展情绪管理培训、完善休假制度等多种方式,为员工营造健康、向上的工作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状态,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