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回复: 0

重读《敌后武工队》在胜利80周年回望烽火初心

发表于 3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芦长福
时隔四十余载再读《敌后武工队》,书页间的油墨香似乎还沾着冀中平原的泥土与硝烟。高中时读它,眼里满是魏强、贾正们神出鬼没的传奇,只觉得战斗过瘾、英雄耀眼;如今再翻,字里行间的牺牲与坚守愈发清晰——这部小说从不是简单的“打鬼子”故事,而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在绝境里,用血肉筑起反法西斯防线的真实缩影。
书中的武工队从不是“神兵天降”。他们是穿着粗布褂子、说着方言的农民,是会为一顿掺糠的窝窝头犯愁的战士,却在敌人的“扫荡”与封锁里,凭着“一把匕首、一支短枪”搞侦察、端炮楼、护群众。记得描写“智取黄庄炮楼”那段,没有宏大的炮火,只有队员们乔装成挑夫,借着夜色摸进敌营,用最朴素的“土办法”端掉据点——这哪是“传奇”?分明是绝境中的咬牙坚持:为了不让乡亲们被鬼子掳走,为了守住村口那片麦田,他们把恐惧压在心底,把生的希望留给百姓。四十多年前我只看见“智”,如今才读懂“勇”的底色,是对土地、对同胞沉甸甸的责任。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读这部书,才更懂“胜利”二字有多厚重。武工队的战斗,从来不是孤立的——他们背后是送情报的大爷、藏粮食的大娘,是全村人凑出的一双布鞋、半袋小米;而中国的抗战,也从来不是孤军奋战,是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并肩,用十四年浴血奋战,打破了法西斯妄图称霸世界的野心。书中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联络员、牺牲在炮楼下的队员,他们或许不知道“反法西斯”的宏大概念,却用行动践行着最朴素的信念:不能让侵略者毁了家园。这种“小人物担大义”的精神,恰是中国抗战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密码——胜利从不是靠“英雄光环”,而是靠每个普通人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
四十多年过去,书中的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身影从未走远。如今我们站在和平年代,再读《敌后武工队》,不是为了追忆战争的残酷,而是为了记住:和平从不是理所当然。就像书中魏强说的“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跟鬼子干到底”,当年的“干到底”,是守住家园;如今的“干到底”,是守住前辈用鲜血换来的和平,是把对家国的责任,扛在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合上书页,窗外的阳光洒在书页上,那些带着硝烟的文字忽然变得温热。四十余载光阴流转,从少年到中年,我读懂的不只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份传承——从冀中平原的武工队,到如今守护家国的每一个人,“家国大义”从不是口号,而是藏在每一次坚守、每一份责任里。在胜利80周年的今天,重读这部书,便是对那些逝去的英雄最好的告慰: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我们正好好守护着;他们期盼的和平,正照亮着这片土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