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回复: 0

[已见刊稿件] 全国技术能手马鹏飞:99.99%合格率背后的坚守

发表于 昨天 21: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全国技术能手马鹏飞:99.99%合格率背后的坚守(图3幅)
◎杨瑞​
前不久,“陕西工人大思政课”暨陕投集团劳模工匠宣讲活动在陕北开展巡讲,电力运营富县项目部的基层焊工马鹏飞受邀率先登上宣讲台,以自身经历开启这场劳模精神的传播之旅。这位与焊枪为伴20年的工匠,凭借精湛技艺先后斩获多项重要技术荣誉:在第五届陕西省国有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被授予“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更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崭露锋芒,获评“全国技术能手”。​
有人说马鹏飞是天生干焊工的料,却不知道他的焊接之路充满了挑战。马鹏飞忘不了初学焊接时,在工地上紧张等待焊接成果验收的那一刻。年轻的他由于技术欠佳、经验不足,焊接的22只屏过高压管道焊口全部返工。监理检查后,愤怒地将检测工具扔在一旁,大声斥责道:“工艺太差,焊缝粗糙、拍片显示全是气孔!”工友们的目光齐刷刷投来,马鹏飞满脸通红。监理毫不留情,大手一挥厉声喝道:“收拾东西,赶紧回家!”在众人注视下,马鹏飞低着头,匆忙收拾工具,狼狈离开。​
那次打击成了马鹏飞“修行起点”。此后,狭小昏暗的现场、酷热难耐的练习间内,常能看到他专注的身影。四溅的焊花照亮他疲惫却坚毅的面庞。他紧握焊枪,不放过任何细节。从普通管道到高压高合金管道焊接,从简单位置到镜面焊技法,无数次起弧、收弧,手臂酸痛难忍,他稍作休息便继续;焊渣烫破衣服也浑然不觉。满地废弃的焊件上,密密麻麻的焊点记录着他的蜕变。于是,他的成长记录上,有了骄人的数字:9万多道高压焊口,其中5000多个是镜面焊焊口,合格率达到99.99%;创下锅炉水冷壁焊接单日焊口80只、消耗氩弧焊丝5公斤的纪录。​
经过数年磨砺,马鹏飞的焊接技术突飞猛进,很快成为当时所在公司的技术骨干,并先后被派往科威特、巴基斯坦卡拉奇支援项目建设。在科威特炼油厂自备电厂建设中,燃气锅炉炉膛内的U型弯焊口是块“硬骨头”:焊口离顶棚仅10厘米,排布密集如蛛网,工人必须跪着或趴着操作,46摄氏度的高温下,没焊几分钟就浑身湿透,需靠降暑药维持体力。马鹏飞没有贸然动手,而是蹲在炉膛里观察了整整半天,反复计算氩气流量(太小保护不足,太大会产生气孔)、电流大小和钨极长度(太短够不着焊口,太长易出缺陷)。最终,他摸索出的“微操作法”让焊接效率翻倍,外国工友竖着大拇指喊他“Chinese Master”(中国大师)。在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厂建设中,他又因焊接质量零缺陷、速度远超预期,被业主授予“焊接之星”奖牌。海外的经历,让马鹏飞明白:“焊工的手不仅能焊管道,更能焊出中国工匠的口碑。”就这样,他凭借精湛技艺将U型弯焊接效率翻倍,赢得了众人的好评。
回国后,马鹏飞的“闯关之路”仍在继续。2022年备战陕西省国企职工技能大赛时,他每天第一个进练习场,最后一个离开,甚至深夜溜进场地加练。别人练8小时,他练12小时,连吃饭时都在背焊接参数。期间,他还穿插支援商洛发电、麟北发电等多个抢修项目,把赛场技巧融入实战,最终斩获焊工组亚军,获评“陕西省技术能手”。
2024年冲击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时,马鹏飞更是“扎”进了训练场。为补上理论短板,他每天清晨6时就开始背题,8时开始实操,晚上刷题到凌晨。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叱培洲见证了这一切,叱老师感慨道:“马鹏飞总是训练到最晚,也是练得最多的那一个。”   
备赛中,马鹏飞还破解了一个行业难题——铝合金角管5G位置(倾斜45度)6点焊接的气孔问题。这类焊接因材料易氧化,连航天领域的专业人员都常栽跟头。马鹏飞发现,自己习惯用“小电流预热+大电流焊接”的慢手法,恰好契合铝合金的特性,能减少气孔。他连夜把操作细节写成方案,毫无保留地分享给队友,最终助力陕西代表队包揽全国前3名。
“焊接不只是重复操作,更要懂原理、敢创新。”这是马鹏飞常说的话。2023年商洛发电水冷壁爆管抢修中,他打破“停炉冷却 + 搭脚手架”的传统模式,创新采用“外置弯管+镜面焊”技术,从炉膛外直接焊接换管焊口,不仅压缩工期7天,还省下数十万元脚手架成本。这项技术如今已在公司各项目部推广。
自己成了 “大拿”,马鹏飞更想让技术“传下去”。在富县项目部,他带了两个徒弟,特意做了焊接练习架,每天晚上陪着加班,徒弟练到几点,他就指导到几点。有段时间他胃痛得直冒冷汗,却从没缺席过一次训练。“别怕焊坏,错了师傅来补!”他总这样鼓励徒弟,带着他们在实战中打磨手感。
2024年富县电厂1号锅炉水冷壁焊接中,两个徒弟初出茅庐就交出98%的合格率;随后的除氧器管道焊接更是100%合格。今年6月份,徒弟杨强在公司技能大赛中勇夺焊工组冠军,领奖时他说:“师傅教会我的不只是焊枪怎么握,更是活儿要怎么干才叫‘扎实’。”​  如今,以他名字命名的“马鹏飞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已挂牌成立。“新科技、新材料跑得比焊花还快,不学习就会掉队。”马鹏飞说,未来他要带着团队啃下更多技术硬骨头,让更多中国焊工的焊道,成为世界标准。
图片1:马鹏飞(左二)向青年员工讲解负压输灰管道焊接操作规范 1.png
图片2:马鹏飞在进行火电厂汽轮机EH油管焊接 2.png
图片3:马鹏飞(右二)对公司青工进行氩弧焊5G位置焊接培训 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