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回复: 0

“竞赛是对工作最好的检验”

发表于 2 小时前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夜幕降临,海上钻井平台依旧灯火通明,井然有序地运转着。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东方13-3区开发钻完井项目“海洋石油944”钻井平台上,工人们行走于铁板之上的脚步声,与阵阵海浪声彼此呼应。

该项目经理杨前亮向记者分享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8月12日,该平台实现单日钻井进尺2618米,一举打破了国内海上油气井单井日进尺最高纪录。

“取得破全国纪录的成绩,离不开劳动与技能竞赛的锤炼。”杨前亮表示。记者注意到,平台走廊的展示板上,实时更新着平台纪录与各班组钻井数据。四个班组之间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

“竞赛有效促进了团队协作,大家越来越默契。”杨前亮认为,这种高度协同的工作状态,为打破纪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在集团竞赛中获得个人二等奖的钻井队长黄英杰深有感触:“比如防喷工具考克的拆解维修,平时很少更换阀芯,但竞赛设有这一项目,让我们对其有了全面了解。”

在驾驶舱记者看到,司钻黄方灿正全神贯注操作两个控制手柄,双眼紧盯屏幕中跳动的参数与曲线,伴随项目组的指令声,钻管缓慢下放,整个作业如精密仪器般有序运转。

竞赛让黄方灿在面对井下突发状况时更加从容。他说,“现在,项目组指令加一吨或半吨的力,我都能稳稳实现,这是长期练习的结果。”杨前亮补充道:“手柄一动就是十几吨到几十吨的力,很容易损坏钻头,控制到半吨、一吨的精度,常人难以做到。”

“竞赛本身就是一种高强度的培训,尤其注重细节。”即将参加第三届海南省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钻井工竞赛的王振宇表示:“竞赛是对工作最好的检验。”

近年来,该公司首创工程建设、钻完井、勘探开发“三赛道并联竞赛”模式,打破部门、单位壁垒形成合力;推行“揭榜挂帅”机制,集中资源破解技术瓶颈,取得国家专利17项、技术革新31项,完成深水水下流动保障等3项国内首创工作,推动《“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积极搭建‘竞赛直通车’,多名职工通过技能大赛实现职级‘两连跳’同时开辟‘双轨晋升’,激励更多年轻工人积极参与竞赛提升自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