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回复: 0

邻近标记技术有望成精准“治疗工具”

发表于 昨天 08: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光明日报上海9月16日电(记者颜维琦)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它能在细胞的特定位置对周边环境进行催化标记,帮助科学家精准识别特定分子在微观世界中的“社交圈”,“看清”生命过程。如此强大的“标记”能力,能否用来主动改造细胞,解决医学难题,从实验室里的“观测工具”转变为“治疗工具”?
  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该中心韩硕研究团队通过开发一种深红光或超声波响应的工程化纳米酶,将邻近标记技术改造为一种强大的“治疗武器”,实现了这一设想。小鼠实验表明,通过在肿瘤上人为制造出难以逃逸的靶点,不仅有望解决免疫疗法中的核心难题,更能激发体内持久而强大的全身性抗肿瘤效应。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
  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研究人员在实验小鼠中通过红光或超声波对工程化纳米酶下达标记指令,在癌细胞表面“无中生有”地制造出一个强大的人造靶标。随后一种特制的BiTE分子被引入,它能同时抓住癌细胞的抗原“补丁”和免疫T细胞。团队成员介绍,这种高密度的标记,不仅是简单地指引,更像是吹响战斗的集结号。它能促使T细胞表面的相关识别受体高效聚集,触发其“最强攻击模式”,对光和超声波引导的部位实施精准的毁灭性打击。
  癌细胞被摧毁后,暴露了更多内部“犯罪证据”。这些新线索被免疫系统的“情报部门”获取并传遍全身,帮助免疫系统学会自主识别这类癌细胞,不仅能主动攻击远处逃逸的“同伙”,还能形成长期记忆。即使未来有新的癌细胞出现,免疫系统也能立刻识别并清除。
  《光明日报》(2025年09月17日 08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